望夫山的讀音 望夫山的意思
望夫山 (山東省萊蕪市望夫山)望夫山,位于山東省萊蕪城東北20華里處。山頂有戌婦石,周長15米,高7.5米,如巨人屹立,直插青天。山后有鷹窩崖,又名百丈崖。峰頂原有“萬福寺”,為宋代所建,現已廢,僅存明清建筑遺跡和碑刻。
- 望
- 夫
- 山
“望夫山”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àng fū shān]
- 漢字注音:
- ㄨㄤˋ ㄈㄨ ㄕㄢ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望夫山”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古跡名。各地多有﹐均屬民間傳說。其最著者有遼寧省興城市西南的望夫山﹐相傳為秦時孟姜女望夫之處﹐上有孟姜女廟。其他如安徽省當涂縣西北﹑江西省德安縣西北﹑山西省黎城縣西北﹐湖北省陽新縣西南等都有望夫山。參閱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三》﹑《濁漳水》﹐宋樂史《太平寰宇記.江南西道三.太平州》﹐《嘉慶一統志.太平府》﹑《潞安府一》。后用以抒發女子思念丈夫的真摯之情。
網絡解釋
望夫山 (山東省萊蕪市望夫山)
望夫山,位于山東省萊蕪城東北20華里處。山頂有戌婦石,周長15米,高7.5米,如巨人屹立,直插青天。山后有鷹窩崖,又名百丈崖。峰頂原有“萬福寺”,為宋代所建,現已廢,僅存明清建筑遺跡和碑刻。
“望夫山”的單字解釋
【望】:1.看;向遠處看:他望了一眼就走了。一望無際。2.拜訪;問候:拜望。探望。3.盼望;希望:渴望。豐收在望。4.聲譽。也指享有聲譽的人:威望。一鄉之望。5.怨:怨望。6.指望子:酒望。7.介詞。向;朝:他望我們點頭微笑。8.農歷每月十五日(有時是十六或十七):朔望(朔是初一)。
【夫】:[fū]1.丈夫(zhàng·fu):夫妻。夫婦。姐夫。姑夫。2.成年男子:匹夫。一夫守關,萬夫莫開。3.從事某種體力勞動的人:漁夫。農夫。轎夫。4.舊時服勞役的人,特指被統治階級強迫去做苦工的人:夫役。拉夫。5.姓。[fú]1.指示代詞。那;這:獨不見夫螳螂乎?2.人稱代詞。他:使夫往而學焉。3.a)用在一句話的開始:夫戰,勇氣也。b)用在一句話的末尾或句中停頓的地方表示感嘆:人定勝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望夫山”的相關詞語
* 望夫山的讀音是:wàng fū shān,望夫山的意思:望夫山 (山東省萊蕪市望夫山)望夫山,位于山東省萊蕪城東北20華里處。山頂有戌婦石,周長15米,高7.5米,如巨人屹立,直插青天。山后有鷹窩崖,又名百丈崖。峰頂原有“萬福寺”,為宋代所建,現已廢,僅存明清建筑遺跡和碑刻。
基本解釋
1.古跡名。各地多有﹐均屬民間傳說。其最著者有遼寧省興城市西南的望夫山﹐相傳為秦時孟姜女望夫之處﹐上有孟姜女廟。其他如安徽省當涂縣西北﹑江西省德安縣西北﹑山西省黎城縣西北﹐湖北省陽新縣西南等都有望夫山。參閱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三》﹑《濁漳水》﹐宋樂史《太平寰宇記.江南西道三.太平州》﹐《嘉慶一統志.太平府》﹑《潞安府一》。后用以抒發女子思念丈夫的真摯之情。望夫山 (山東省萊蕪市望夫山)
望夫山,位于山東省萊蕪城東北20華里處。山頂有戌婦石,周長15米,高7.5米,如巨人屹立,直插青天。山后有鷹窩崖,又名百丈崖。峰頂原有“萬福寺”,為宋代所建,現已廢,僅存明清建筑遺跡和碑刻。【望】:1.看;向遠處看:他望了一眼就走了。一望無際。2.拜訪;問候:拜望。探望。3.盼望;希望:渴望。豐收在望。4.聲譽。也指享有聲譽的人:威望。一鄉之望。5.怨:怨望。6.指望子:酒望。7.介詞。向;朝:他望我們點頭微笑。8.農歷每月十五日(有時是十六或十七):朔望(朔是初一)。
【夫】:[fū]1.丈夫(zhàng·fu):夫妻。夫婦。姐夫。姑夫。2.成年男子:匹夫。一夫守關,萬夫莫開。3.從事某種體力勞動的人:漁夫。農夫。轎夫。4.舊時服勞役的人,特指被統治階級強迫去做苦工的人:夫役。拉夫。5.姓。[fú]1.指示代詞。那;這:獨不見夫螳螂乎?2.人稱代詞。他:使夫往而學焉。3.a)用在一句話的開始:夫戰,勇氣也。b)用在一句話的末尾或句中停頓的地方表示感嘆:人定勝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山】: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