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鷹臺的讀音 晾鷹臺的意思
晾鷹臺 晾鷹臺位于南海子南部。黃村衛星城東10公里,大紅門村北l公里的地方。是元代帝王在南海子中建置鷹坊、仁虞院的舊址。明代稱晾鷹臺。臺高10米、圍長500米。清代,晾鷹臺除了是皇家行圍射獵和游幸的重要場所外,還是皇帝閱兵演操的地方(故又稱練兵臺)。
- 晾
- 鷹
- 臺
“晾鷹臺”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iàng yīng tái]
- 漢字注音:
- ㄌㄧㄤˋ ㄧㄥ ㄊㄞˊ
- 簡繁字形:
- 晾鷹臺
- 是否常用:
- 否
“晾鷹臺”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元代游獵之所,獵者常攜鷹休憩于此,故名。后為各朝皇家圍獵﹑習武之地。其地在今北京市郊南苑。
網絡解釋
晾鷹臺
晾鷹臺位于南海子南部。黃村衛星城東10公里,大紅門村北l公里的地方。是元代帝王在南海子中建置鷹坊、仁虞院的舊址。明代稱晾鷹臺。臺高10米、圍長500米。清代,晾鷹臺除了是皇家行圍射獵和游幸的重要場所外,還是皇帝閱兵演操的地方(故又稱練兵臺)。
“晾鷹臺”的單字解釋
【晾】:1.把東西放在通風或陰涼的地方,使干燥:晾干菜。2.曬(東西):晾衣服。海灘上晾著漁網。3.撇在一邊不理睬;冷落:他倆說個沒完,把我晾在一邊。4.同“涼”(liàng)。5.姓。
【鷹】:鳥,上嘴呈鉤形,頸短,腳部有長毛,足趾有長而銳利的爪。是猛禽,捕食小獸及其他鳥類。種類很多,如蒼鷹、雀鷹、老鷹等。
【臺】:[tái]1.平而高的建筑物,便于在上面遠望:瞭望臺。塔臺。亭臺樓閣。2.公共場所室內外高出地面便于講話或表演的設備(用磚砌或用木料制成):講臺。舞臺。主席臺。3.某些做座子用的器物:鍋臺。磨臺。燈臺。蠟臺。4.(臺兒)像臺的東西:井臺。窗臺兒。5.桌子或類似桌子的器物:寫字臺。梳妝臺。乒乓球臺。6.a)用于整場演出的戲劇、歌舞等:一臺戲。一臺晚會。b)用于機器、儀器等:一臺機床。三臺天文望遠鏡。7.指臺灣省:臺胞。8.敬辭,舊時用于稱呼對方或跟對方有關的動作:兄臺。臺鑒。9.姓。10.見〖臺風〗1。[tāi]臺州(Tāizhōu),地名;天臺(Tiāntāi),山名,又地名,都在浙江。
“晾鷹臺”的相關詞語
* 晾鷹臺的讀音是:liàng yīng tái,晾鷹臺的意思:晾鷹臺 晾鷹臺位于南海子南部。黃村衛星城東10公里,大紅門村北l公里的地方。是元代帝王在南海子中建置鷹坊、仁虞院的舊址。明代稱晾鷹臺。臺高10米、圍長500米。清代,晾鷹臺除了是皇家行圍射獵和游幸的重要場所外,還是皇帝閱兵演操的地方(故又稱練兵臺)。
基本解釋
元代游獵之所,獵者常攜鷹休憩于此,故名。后為各朝皇家圍獵﹑習武之地。其地在今北京市郊南苑。晾鷹臺
晾鷹臺位于南海子南部。黃村衛星城東10公里,大紅門村北l公里的地方。是元代帝王在南海子中建置鷹坊、仁虞院的舊址。明代稱晾鷹臺。臺高10米、圍長500米。清代,晾鷹臺除了是皇家行圍射獵和游幸的重要場所外,還是皇帝閱兵演操的地方(故又稱練兵臺)。【晾】:1.把東西放在通風或陰涼的地方,使干燥:晾干菜。2.曬(東西):晾衣服。海灘上晾著漁網。3.撇在一邊不理睬;冷落:他倆說個沒完,把我晾在一邊。4.同“涼”(liàng)。5.姓。
【鷹】:鳥,上嘴呈鉤形,頸短,腳部有長毛,足趾有長而銳利的爪。是猛禽,捕食小獸及其他鳥類。種類很多,如蒼鷹、雀鷹、老鷹等。
【臺】:[tái]1.平而高的建筑物,便于在上面遠望:瞭望臺。塔臺。亭臺樓閣。2.公共場所室內外高出地面便于講話或表演的設備(用磚砌或用木料制成):講臺。舞臺。主席臺。3.某些做座子用的器物:鍋臺。磨臺。燈臺。蠟臺。4.(臺兒)像臺的東西:井臺。窗臺兒。5.桌子或類似桌子的器物:寫字臺。梳妝臺。乒乓球臺。6.a)用于整場演出的戲劇、歌舞等:一臺戲。一臺晚會。b)用于機器、儀器等:一臺機床。三臺天文望遠鏡。7.指臺灣省:臺胞。8.敬辭,舊時用于稱呼對方或跟對方有關的動作:兄臺。臺鑒。9.姓。10.見〖臺風〗1。[tāi]臺州(Tāizhōu),地名;天臺(Tiāntāi),山名,又地名,都在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