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官的讀音 春官的意思
春官 (中國古代官職名稱)春官為古官名,即宗伯,顓頊氏時的五官之一,春官以大宗伯為長官,掌理禮制、祭祀、歷法等事。 春官 (漢語詞匯)春官,漢語詞匯。 拼音:chūn guān 釋義:1、古官名。2.唐 光宅 年間曾改禮部為春官,后“春官”遂為禮部的別稱。3.舊俗在迎春儀式中扮演導牛者的角色。
- 春
- 官
“春官”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ūn guān]
- 漢字注音:
- ㄔㄨㄣ ㄍㄨㄢ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春官”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古官名。顓頊氏時五官之一﹐為木正。見賈公彥《序》引《左傳.昭公十七年》漢服虔注。又為《周禮》六官之一﹐掌禮法﹑祭祀。見《周禮.天官.小宰》。唐﹑宋﹑明﹑清司天官屬有春官正﹑夏官正等五官。明太祖立春夏秋冬官﹐謂之四輔。見《舊唐書.職官志二》﹑《宋史.律歷志》﹑《明史.安然傳》。 2.唐光宅年間曾改禮部為春官,后"春官"遂為禮部的別稱。 3.舊俗在迎春儀式中扮演導牛者的角色。 辭典解釋
春官 chūn guān ㄔㄨㄣ ㄍㄨㄢ 周禮六篇之一。敘述春官宗伯所司,掌建國辨方正位,社稷宗廟祭祀,及禮的推行和 禁令。
禮部的別名。參見「禮部」條。
唐.皇甫枚《王知古》:「雖薄涉儒術,而數奇不中春官選。」
唐.皎然〈兵后送姚太祝赴選〉詩:「名動春官籍,翩翩才少儔。」
網絡解釋
春官 (中國古代官職名稱)
春官為古官名,即宗伯,顓頊氏時的五官之一,春官以大宗伯為長官,掌理禮制、祭祀、歷法等事。
春官 (漢語詞匯)
春官,漢語詞匯。
拼音:chūn guān
釋義:1、古官名。2.唐 光宅 年間曾改禮部為春官,后“春官”遂為禮部的別稱。3.舊俗在迎春儀式中扮演導牛者的角色。
“春官”的單字解釋
【春】:1.春季:春景。溫暖如春。2.指一年的時間:一臥東山三十春。3.指男女情欲:懷春。春心。4.比喻生機:妙手回春。5.姓。
【官】:1.政府機關或軍隊中經過任命的、一定等級以上的公職人員:官員。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屬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辦。官費。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廁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
“春官”的相關詞語
* 春官的讀音是:chūn guān,春官的意思:春官 (中國古代官職名稱)春官為古官名,即宗伯,顓頊氏時的五官之一,春官以大宗伯為長官,掌理禮制、祭祀、歷法等事。 春官 (漢語詞匯)春官,漢語詞匯。 拼音:chūn guān 釋義:1、古官名。2.唐 光宅 年間曾改禮部為春官,后“春官”遂為禮部的別稱。3.舊俗在迎春儀式中扮演導牛者的角色。
基本解釋
1.古官名。顓頊氏時五官之一﹐為木正。見賈公彥《序》引《左傳.昭公十七年》漢服虔注。又為《周禮》六官之一﹐掌禮法﹑祭祀。見《周禮.天官.小宰》。唐﹑宋﹑明﹑清司天官屬有春官正﹑夏官正等五官。明太祖立春夏秋冬官﹐謂之四輔。見《舊唐書.職官志二》﹑《宋史.律歷志》﹑《明史.安然傳》。 2.唐光宅年間曾改禮部為春官,后"春官"遂為禮部的別稱。 3.舊俗在迎春儀式中扮演導牛者的角色。辭典解釋
春官 chūn guān ㄔㄨㄣ ㄍㄨㄢ周禮六篇之一。敘述春官宗伯所司,掌建國辨方正位,社稷宗廟祭祀,及禮的推行和 禁令。
禮部的別名。參見「禮部」條。
唐.皇甫枚《王知古》:「雖薄涉儒術,而數奇不中春官選。」
唐.皎然〈兵后送姚太祝赴選〉詩:「名動春官籍,翩翩才少儔。」
春官 (中國古代官職名稱)
春官為古官名,即宗伯,顓頊氏時的五官之一,春官以大宗伯為長官,掌理禮制、祭祀、歷法等事。春官 (漢語詞匯)
春官,漢語詞匯。拼音:chūn guān
釋義:1、古官名。2.唐 光宅 年間曾改禮部為春官,后“春官”遂為禮部的別稱。3.舊俗在迎春儀式中扮演導牛者的角色。
【春】:1.春季:春景。溫暖如春。2.指一年的時間:一臥東山三十春。3.指男女情欲:懷春。春心。4.比喻生機:妙手回春。5.姓。
【官】:1.政府機關或軍隊中經過任命的、一定等級以上的公職人員:官員。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屬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辦。官費。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廁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