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清的讀音 旁觀者清的意思
【解釋】當事人被碰到的問題搞糊涂了,旁邊觀看的人卻看得很清楚。【出處】《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觀見審。”【示例】俗話說:“~。”這幾年姑娘冷眼看著,或有該添減的去處,二奶奶沒行到,姑娘竟一添減。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五回【近義詞】了如指掌、洞燭其奸【反義詞】當局者迷【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常與“當局者迷”連用
- 旁
- 觀
- 者
- 清
“旁觀者清”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páng guān zhě qīng]
- 漢字注音:
- ㄆㄤˊ ㄍㄨㄢ ㄓㄜˇ ㄑㄧㄥ
- 簡繁字形:
- 旁觀者清
- 是否常用:
- 否
“旁觀者清”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旁觀者清 pángguānzhěqīng
[the on-looker is clear-headed;the spectator sees the game best] 對同一事物,局外人比當事者看得全面,看得清楚
俗語說:“旁觀者清”。這幾年姑娘冷眼看著,或有該添該減的去處,…——《紅樓夢》
辭典解釋
旁觀者清 páng guān zhě qīng ㄆㄤˊ ㄍㄨㄢ ㄓㄜˇ ㄑㄧㄥ 局外人對事情的觀察,往往比當事人還要清楚。
《紅樓夢.第五五回》:「俗語說:『旁觀者清。』這幾年姑娘冷眼看著,或有該添該減的去處二奶奶沒行到,姑娘竟一添減。」
反義詞
當局者迷英語 The person on the spot is baffled, the onlooker sees clear (idiom)?. The spectator sees more of the game.
法語 (expr. idiom.)? La personne sur place est déroutée, le spectateur voit clair
網絡解釋
【解釋】當事人被碰到的問題搞糊涂了,旁邊觀看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出處】《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觀見審。”
【示例】俗話說:“~。”這幾年姑娘冷眼看著,或有該添減的去處,二奶奶沒行到,姑娘竟一添減。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五回
【近義詞】了如指掌、洞燭其奸
【反義詞】當局者迷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常與“當局者迷”連用
“旁觀者清”的單字解釋
【旁】:[páng]1.左右兩側:旁邊。旁側。旁門。旁出。旁聽。旁若無人。2.其他,另外:旁人。旁的話。觸類旁通。責無旁貸。旁證。旁白(戲劇角色背著臺上其他劇中人對觀眾說的話)。旁落。3.廣,廣泛:旁征博引。4.邪、偏:旁門左道。5.漢字形體中常常出現的某些組成部分:偏旁。豎心旁兒。[bàng]古同“傍”,靠。
【觀】:[guān]1.觀看;觀覽。2.觀察;察看。3.示範;顯示。4.引申為示意。5.游覽。6.玩賞。7.多。8.鑒戒;借鑒。9.引申為效法。10.容飾;形態。11.景象。12.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13.同“勸”。14.同“涫”。沸滾。15.占卜。16.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巽上。[guàn]1.古代宮門外的雙闕。2.樓臺。3.京觀。4.道教的廟宇。5.古國名。6.姓。
【者】:1.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形容詞性詞組、動詞性詞組后面,表示有此屬性或做此動作的人或事物:強者。老者。作者。讀者。勝利者。未渡者。賣柑者。符合標準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義后面,表示從事某項工作或信仰某個主義的人:文藝工作者。共產主義者。3.用在“二、三”等數詞和“前、后”等方位詞后面,指上文所說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兩者缺一不可。4.用在詞、詞組、分句后面表示停頓:風者,空氣流動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語氣(多見于早期白話):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詞。義同“這”(多見于早期白話):者番。者邊。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旁觀者清”的相關詞語
* 旁觀者清的讀音是:páng guān zhě qīng,旁觀者清的意思:【解釋】當事人被碰到的問題搞糊涂了,旁邊觀看的人卻看得很清楚。【出處】《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觀見審。”【示例】俗話說:“~。”這幾年姑娘冷眼看著,或有該添減的去處,二奶奶沒行到,姑娘竟一添減。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五回【近義詞】了如指掌、洞燭其奸【反義詞】當局者迷【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常與“當局者迷”連用
基本解釋
旁觀者清 pángguānzhěqīng
[the on-looker is clear-headed;the spectator sees the game best] 對同一事物,局外人比當事者看得全面,看得清楚
俗語說:“旁觀者清”。這幾年姑娘冷眼看著,或有該添該減的去處,…——《紅樓夢》
辭典解釋
旁觀者清 páng guān zhě qīng ㄆㄤˊ ㄍㄨㄢ ㄓㄜˇ ㄑㄧㄥ局外人對事情的觀察,往往比當事人還要清楚。
《紅樓夢.第五五回》:「俗語說:『旁觀者清。』這幾年姑娘冷眼看著,或有該添該減的去處二奶奶沒行到,姑娘竟一添減。」
反義詞
當局者迷英語 The person on the spot is baffled, the onlooker sees clear (idiom)?. The spectator sees more of the game.
法語 (expr. idiom.)? La personne sur place est déroutée, le spectateur voit clair
【解釋】當事人被碰到的問題搞糊涂了,旁邊觀看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出處】《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觀見審。”
【示例】俗話說:“~。”這幾年姑娘冷眼看著,或有該添減的去處,二奶奶沒行到,姑娘竟一添減。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五回
【近義詞】了如指掌、洞燭其奸
【反義詞】當局者迷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常與“當局者迷”連用
【旁】:[páng]1.左右兩側:旁邊。旁側。旁門。旁出。旁聽。旁若無人。2.其他,另外:旁人。旁的話。觸類旁通。責無旁貸。旁證。旁白(戲劇角色背著臺上其他劇中人對觀眾說的話)。旁落。3.廣,廣泛:旁征博引。4.邪、偏:旁門左道。5.漢字形體中常常出現的某些組成部分:偏旁。豎心旁兒。[bàng]古同“傍”,靠。
【觀】:[guān]1.觀看;觀覽。2.觀察;察看。3.示範;顯示。4.引申為示意。5.游覽。6.玩賞。7.多。8.鑒戒;借鑒。9.引申為效法。10.容飾;形態。11.景象。12.對事物的認識或看法。13.同“勸”。14.同“涫”。沸滾。15.占卜。16.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坤下巽上。[guàn]1.古代宮門外的雙闕。2.樓臺。3.京觀。4.道教的廟宇。5.古國名。6.姓。
【者】:1.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形容詞性詞組、動詞性詞組后面,表示有此屬性或做此動作的人或事物:強者。老者。作者。讀者。勝利者。未渡者。賣柑者。符合標準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義后面,表示從事某項工作或信仰某個主義的人:文藝工作者。共產主義者。3.用在“二、三”等數詞和“前、后”等方位詞后面,指上文所說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兩者缺一不可。4.用在詞、詞組、分句后面表示停頓:風者,空氣流動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語氣(多見于早期白話):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詞。義同“這”(多見于早期白話):者番。者邊。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