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誌的讀音 方誌的意思
方志 (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方志就是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有全國性的總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縣志兩類。總志如《山海經》、《大清一統志》。以省為單位的方志稱“通志”,如《山西通志》,元以后著名的鄉鎮、寺觀、山川也多有志,如《南潯志》、《靈隱寺志》。方志分門別類,取材宏富,是研究歷史及歷史地理的重要資料。
- 方
- 誌
“方誌”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āng zhì]
- 漢字注音:
- ㄈㄤ ㄓˋ
- 簡繁字形:
- 方志
- 是否常用:
- 否
“方誌”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方志 fāngzhì
[local chronicles;local records] 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有全國性的總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縣制兩類。總志如《山海經》、《大清一統志》。以省為單位的方志稱“通志”,如《山西通志》,元以后著名的鄉鎮、寺觀、山川也多有志,如《南潯志》、《靈隱寺志》。方志分門別類,取材宏富,是研究歷史及歷史地理的重要資料
辭典解釋
方志 fāng zhì ㄈㄤ ㄓˋ 記載一地的地理環境、氣候、產物、史跡跟人文的書。《周禮.地官.誦訓》:「掌道方志,以詔觀事。」也作「地方志」。
網絡解釋
方志 (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
方志就是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有全國性的總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縣志兩類。總志如《山海經》、《大清一統志》。以省為單位的方志稱“通志”,如《山西通志》,元以后著名的鄉鎮、寺觀、山川也多有志,如《南潯志》、《靈隱寺志》。方志分門別類,取材宏富,是研究歷史及歷史地理的重要資料。
“方誌”的單字解釋
【方】:1.正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正四邊形的六面體。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東方。雙方。4.辦法:千方百計。領導有方。5.地點;地區:前方。方言。6.治病的藥單:藥方。處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積一立方米:土方。8.數學上指自乘的積:乘方。9.副詞。正在;方才:方興未艾。如夢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響度級的單位。將聲音與一個1,000赫的純音試聽比較,當兩者響度被判斷為相同時,后者聲壓級的分貝數即被定為這個聲音響度級的方數。舊寫作?。11.?量詞。用于方形的東西:一方硯臺。兩方圖章。
【誌】:同“志”。
“方誌”的相關詞語
* 方誌的讀音是:fāng zhì,方誌的意思:方志 (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方志就是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有全國性的總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縣志兩類。總志如《山海經》、《大清一統志》。以省為單位的方志稱“通志”,如《山西通志》,元以后著名的鄉鎮、寺觀、山川也多有志,如《南潯志》、《靈隱寺志》。方志分門別類,取材宏富,是研究歷史及歷史地理的重要資料。
基本解釋
方志 fāngzhì
[local chronicles;local records] 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有全國性的總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縣制兩類。總志如《山海經》、《大清一統志》。以省為單位的方志稱“通志”,如《山西通志》,元以后著名的鄉鎮、寺觀、山川也多有志,如《南潯志》、《靈隱寺志》。方志分門別類,取材宏富,是研究歷史及歷史地理的重要資料
辭典解釋
方志 fāng zhì ㄈㄤ ㄓˋ記載一地的地理環境、氣候、產物、史跡跟人文的書。《周禮.地官.誦訓》:「掌道方志,以詔觀事。」也作「地方志」。
方志 (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
方志就是記述地方情況的史志。有全國性的總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縣志兩類。總志如《山海經》、《大清一統志》。以省為單位的方志稱“通志”,如《山西通志》,元以后著名的鄉鎮、寺觀、山川也多有志,如《南潯志》、《靈隱寺志》。方志分門別類,取材宏富,是研究歷史及歷史地理的重要資料。【方】:1.正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正四邊形的六面體。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東方。雙方。4.辦法:千方百計。領導有方。5.地點;地區:前方。方言。6.治病的藥單:藥方。處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積一立方米:土方。8.數學上指自乘的積:乘方。9.副詞。正在;方才:方興未艾。如夢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響度級的單位。將聲音與一個1,000赫的純音試聽比較,當兩者響度被判斷為相同時,后者聲壓級的分貝數即被定為這個聲音響度級的方數。舊寫作?。11.?量詞。用于方形的東西:一方硯臺。兩方圖章。
【誌】: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