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方嶽的讀音 方嶽的意思

    方岳 (南宋祁門詩人)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字元善,號秋崖,又號菊田。徽州祁門(今屬安徽)人,一說臺州寧海(今屬浙江)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經明行修,隱居不仕,以詩名世。有《深雪偶談》。全宋詩詩文不用古律而以意為之。有《秋崖集》。 方岳 (詞語“方岳”)方岳是漢語詞匯,拼音fāng yuè,出自《書·周官》。
    • fāng
    • yuè

    “方嶽”的讀音

    拼音讀音
    [fāng yuè]
    漢字注音:
    ㄈㄤ ㄩㄝˋ
    簡繁字形:
    方岳
    是否常用:

    “方嶽”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方岳"。 2.四方之山岳。古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霍山(一指衡山)﹑北岳恒山。 3.指州郡。 4.傳說堯命羲和四子掌四岳﹐稱四伯。至其死乃分岳事﹐置八伯﹐主八州之事。后因稱任專一方之重臣為"方岳"。

    辭典解釋

    方岳  fāng yuè  ㄈㄤ ㄩㄝˋ  

    四岳。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

    網絡解釋

    方岳 (南宋祁門詩人)

    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字元善,號秋崖,又號菊田。徽州祁門(今屬安徽)人,一說臺州寧海(今屬浙江)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經明行修,隱居不仕,以詩名世。有《深雪偶談》。全宋詩詩文不用古律而以意為之。有《秋崖集》。

    方岳 (詞語“方岳”)

    方岳是漢語詞匯,拼音fāng yuè,出自《書·周官》。

    “方嶽”的單字解釋

    】:1.正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正四邊形的六面體。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東方。雙方。4.辦法:千方百計。領導有方。5.地點;地區:前方。方言。6.治病的藥單:藥方。處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積一立方米:土方。8.數學上指自乘的積:乘方。9.副詞。正在;方才:方興未艾。如夢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響度級的單位。將聲音與一個1,000赫的純音試聽比較,當兩者響度被判斷為相同時,后者聲壓級的分貝數即被定為這個聲音響度級的方數。舊寫作?。11.?量詞。用于方形的東西:一方硯臺。兩方圖章。
    】:同“”。

    “方嶽”的相關詞語

    * 方嶽的讀音是:fāng yuè,方嶽的意思:方岳 (南宋祁門詩人)方岳(1199~1262),南宋詩人、詞人。字巨山,字元善,號秋崖,又號菊田。徽州祁門(今屬安徽)人,一說臺州寧海(今屬浙江)人。紹定五年(1232)進士,授淮東安撫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趙葵淮南幕中參議官。后調知南康軍。后因觸犯湖廣總領賈似道,被移治邵武軍。后知袁州,因得罪權貴丁大全,被彈劾罷官。后復被起用知撫州,又因與賈似道的舊嫌而取消任命。經明行修,隱居不仕,以詩名世。有《深雪偶談》。全宋詩詩文不用古律而以意為之。有《秋崖集》。 方岳 (詞語“方岳”)方岳是漢語詞匯,拼音fāng yuè,出自《書·周官》。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