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的讀音 方孝孺的意思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里,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自幼聰明好學、機警敏捷,長大后拜大儒宋濂為師,為同輩人所推崇。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惠帝即位后,即遵照太祖遺訓,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讓他出任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燕王朱棣誓師“靖難”,揮軍南下京師。惠帝亦派兵北伐,當時討伐燕王的詔書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進京后,文武百官多見風轉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結果被捕下獄。 后因拒絕為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殺害。方孝孺強忍悲痛,始終不屈。被處死于江蘇南京聚寶門外,時年四十六歲。《明史》中為施以凌遲。南明福王時追謚“文正”。
- 方
- 孝
- 孺
“方孝孺”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āng xiào rú]
- 漢字注音:
- ㄈㄤ ㄒㄧㄠˋ ㄖㄨ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方孝孺”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方孝孺 fāng xiào rú ㄈㄤ ㄒㄧㄠˋ ㄖㄨˊ 人名。(西元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明建文帝之忠臣,寧海人。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工文章,名書室曰「正學」,官侍講學士,因拒燕王草即帝位詔之命而被殺,福王時追謚文正。著有《侯成集》、《希古堂稿》等。
網絡解釋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里,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自幼聰明好學、機警敏捷,長大后拜大儒宋濂為師,為同輩人所推崇。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惠帝即位后,即遵照太祖遺訓,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讓他出任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燕王朱棣誓師“靖難”,揮軍南下京師。惠帝亦派兵北伐,當時討伐燕王的詔書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進京后,文武百官多見風轉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結果被捕下獄。
后因拒絕為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殺害。方孝孺強忍悲痛,始終不屈。被處死于江蘇南京聚寶門外,時年四十六歲。《明史》中為施以凌遲。南明福王時追謚“文正”。
“方孝孺”的單字解釋
【方】:1.正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正四邊形的六面體。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東方。雙方。4.辦法:千方百計。領導有方。5.地點;地區:前方。方言。6.治病的藥單:藥方。處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積一立方米:土方。8.數學上指自乘的積:乘方。9.副詞。正在;方才:方興未艾。如夢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響度級的單位。將聲音與一個1,000赫的純音試聽比較,當兩者響度被判斷為相同時,后者聲壓級的分貝數即被定為這個聲音響度級的方數。舊寫作?。11.?量詞。用于方形的東西:一方硯臺。兩方圖章。
【孝】:1.孝順:孝子。盡孝。2.舊時尊長死后在一定時期內遵守的禮俗:守孝。3.喪服:穿孝。戴孝。4.姓。
【孺】:小孩兒;幼兒:婦孺。孺子。
“方孝孺”的相關詞語
* 方孝孺的讀音是:fāng xiào rú,方孝孺的意思: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里,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自幼聰明好學、機警敏捷,長大后拜大儒宋濂為師,為同輩人所推崇。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惠帝即位后,即遵照太祖遺訓,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讓他出任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燕王朱棣誓師“靖難”,揮軍南下京師。惠帝亦派兵北伐,當時討伐燕王的詔書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進京后,文武百官多見風轉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結果被捕下獄。 后因拒絕為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殺害。方孝孺強忍悲痛,始終不屈。被處死于江蘇南京聚寶門外,時年四十六歲。《明史》中為施以凌遲。南明福王時追謚“文正”。
辭典解釋
方孝孺 fāng xiào rú ㄈㄤ ㄒㄧㄠˋ ㄖㄨˊ人名。(西元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明建文帝之忠臣,寧海人。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工文章,名書室曰「正學」,官侍講學士,因拒燕王草即帝位詔之命而被殺,福王時追謚文正。著有《侯成集》、《希古堂稿》等。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里,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方孝孺自幼聰明好學、機警敏捷,長大后拜大儒宋濂為師,為同輩人所推崇。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惠帝即位后,即遵照太祖遺訓,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后讓他出任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燕王朱棣誓師“靖難”,揮軍南下京師。惠帝亦派兵北伐,當時討伐燕王的詔書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進京后,文武百官多見風轉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結果被捕下獄。
后因拒絕為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殺害。方孝孺強忍悲痛,始終不屈。被處死于江蘇南京聚寶門外,時年四十六歲。《明史》中為施以凌遲。南明福王時追謚“文正”。
【方】:1.正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正四邊形的六面體。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東方。雙方。4.辦法:千方百計。領導有方。5.地點;地區:前方。方言。6.治病的藥單:藥方。處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積一立方米:土方。8.數學上指自乘的積:乘方。9.副詞。正在;方才:方興未艾。如夢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響度級的單位。將聲音與一個1,000赫的純音試聽比較,當兩者響度被判斷為相同時,后者聲壓級的分貝數即被定為這個聲音響度級的方數。舊寫作?。11.?量詞。用于方形的東西:一方硯臺。兩方圖章。
【孝】:1.孝順:孝子。盡孝。2.舊時尊長死后在一定時期內遵守的禮俗:守孝。3.喪服:穿孝。戴孝。4.姓。
【孺】:小孩兒;幼兒:婦孺。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