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的讀音 文道的意思
文道 文道,讀音wén dào,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文治之道。
- 文
- 道
“文道”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én dào]
- 漢字注音:
- ㄨㄣˊ ㄉㄠ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文道”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文治之道。
網絡解釋
文道
文道,讀音wén dào,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文治之道。
“文道”的單字解釋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文道”的相關成語
“文道”的相關詞語
“文道”造句
竇文濤跟梁文道兩位也是俏皮話不斷.
武道行空,文道治世,文武之道,浩然天地。
他指東側馬頭墻上鐫“群峰簪笏”的陽文道,童家祖上教育子孫好好讀書,清正為官。
在價值觀的問題上中國作文命題常常講究“文道合一”,希望通過教學生作文來達到教學生做人的目的,因而體現思品修養的命題常常占據了高考作文的主流。
時事評論員梁文道表示,很多傳媒工作者每天都被編輯刪文、刪字。
當今大宋文道大昌,但凡讀書人總能謀到一個好前程,只要有恒心毅力堅持下去,哪怕屢試不第,朝廷也會嘉許酌情錄用。
這是一個世所罕見的文道盛世,亦是無法化解的末日之局,玄玄義理、高深大道盡在其中………
那陳衍可是那在人間開了文道一脈的衍圣公?
如果律師都能秉持一種和諧的人文精神,理性的揚棄中庸之道,將傳統的人文道德精神融入律師固有的氣質,律師將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
我趁左右沒人,撣一撣簇新的道袍問,"可有呂仙之風否?",衡文道:"我若順著你說聲像,呂洞賓非砸了我的微垣宮不可。"。大風刮過
* 文道的讀音是:wén dào,文道的意思:文道 文道,讀音wén dào,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文治之道。
基本解釋
文治之道。文道
文道,讀音wén dào,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文治之道。【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道】:1.道路:鐵道。大道。人行道。羊腸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道。下水道。黃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義。5.技藝;技術:醫道。茶道。花道。書道。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道。傳道。衛道士。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道。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道兒,一條斜道兒。10.姓。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12.某些國家行政區域的名稱。13.說:道白。能說會道。一語道破。14.用語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謝。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16.以為;認為:我道是誰呢,原來是你。
竇文濤跟梁文道兩位也是俏皮話不斷.
武道行空,文道治世,文武之道,浩然天地。
他指東側馬頭墻上鐫“群峰簪笏”的陽文道,童家祖上教育子孫好好讀書,清正為官。
在價值觀的問題上中國作文命題常常講究“文道合一”,希望通過教學生作文來達到教學生做人的目的,因而體現思品修養的命題常常占據了高考作文的主流。
時事評論員梁文道表示,很多傳媒工作者每天都被編輯刪文、刪字。
當今大宋文道大昌,但凡讀書人總能謀到一個好前程,只要有恒心毅力堅持下去,哪怕屢試不第,朝廷也會嘉許酌情錄用。
這是一個世所罕見的文道盛世,亦是無法化解的末日之局,玄玄義理、高深大道盡在其中………
那陳衍可是那在人間開了文道一脈的衍圣公?
如果律師都能秉持一種和諧的人文精神,理性的揚棄中庸之道,將傳統的人文道德精神融入律師固有的氣質,律師將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
我趁左右沒人,撣一撣簇新的道袍問,"可有呂仙之風否?",衡文道:"我若順著你說聲像,呂洞賓非砸了我的微垣宮不可。"。大風刮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