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弊的讀音 文弊的意思
文弊 《史記·高祖本紀》:“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 周 秦 之閑,可謂文敝矣。” 唐 韓愈 《答呂毉山人書》:“又自 周 后文弊,百子為書,各自名家。” 明 劉基 《序》:“ 漢 興,一掃衰 周 之文敝而返諸樸。” 唐 皮日休 《移成均博士書》:“夫居位而愧道者,上則荒其業,下則偷其言。業而可荒,文弊也。言而可偷,訓薄也。”
- 文
- 弊
“文弊”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én bì]
- 漢字注音:
- ㄨㄣˊ ㄅㄧ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文弊”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見"文敝"。 2.文業凋弊。
網絡解釋
文弊
《史記·高祖本紀》:“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 周 秦 之閑,可謂文敝矣。” 唐 韓愈 《答呂毉山人書》:“又自 周 后文弊,百子為書,各自名家。” 明 劉基 《序》:“ 漢 興,一掃衰 周 之文敝而返諸樸。”
唐 皮日休 《移成均博士書》:“夫居位而愧道者,上則荒其業,下則偷其言。業而可荒,文弊也。言而可偷,訓薄也。”
“文弊”的單字解釋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弊】:1.欺詐蒙騙、圖占便宜的行為:作弊。營私舞弊。2.害處;毛病(跟“利”相對):興利除弊。切中時弊。
“文弊”的相關成語
“文弊”的相關詞語
* 文弊的讀音是:wén bì,文弊的意思:文弊 《史記·高祖本紀》:“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 周 秦 之閑,可謂文敝矣。” 唐 韓愈 《答呂毉山人書》:“又自 周 后文弊,百子為書,各自名家。” 明 劉基 《序》:“ 漢 興,一掃衰 周 之文敝而返諸樸。” 唐 皮日休 《移成均博士書》:“夫居位而愧道者,上則荒其業,下則偷其言。業而可荒,文弊也。言而可偷,訓薄也。”
基本解釋
1.見"文敝"。 2.文業凋弊。文弊
《史記·高祖本紀》:“三王之道若循環,終而復始, 周 秦 之閑,可謂文敝矣。” 唐 韓愈 《答呂毉山人書》:“又自 周 后文弊,百子為書,各自名家。” 明 劉基 《序》:“ 漢 興,一掃衰 周 之文敝而返諸樸。”唐 皮日休 《移成均博士書》:“夫居位而愧道者,上則荒其業,下則偷其言。業而可荒,文弊也。言而可偷,訓薄也。”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弊】:1.欺詐蒙騙、圖占便宜的行為:作弊。營私舞弊。2.害處;毛病(跟“利”相對):興利除弊。切中時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