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典的讀音 攢典的意思
攢典 吏名。古代,多于倉、庫、稅課、錢糧等官署中署此吏。明、清以來多于外省府、州、縣之衙署中置此吏。
- 攢
- 典
“攢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ǎn diǎn]
- 漢字注音:
- ㄗㄢˇ ㄉㄧㄢˇ
- 簡繁字形:
- 攢典
- 是否常用:
- 否
“攢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元明稱倉庫﹑務﹑場等處的吏役。 2.清代稱首領官﹑佐貳官﹑雜職官之吏。 辭典解釋
攢典 cuán diǎn ㄘㄨㄢˊ ㄉㄧㄢˇ 管理糧倉的官吏。后泛指差吏。
元.劉時中〈端正好.既官府甚清明套.三煞〉:「攢典俸多的路吏差著做,廉能州吏從新點,貪濫軍官合減除!」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則這攢典哥哥休強挺,你可敢教我親自秤?」
網絡解釋
攢典
吏名。古代,多于倉、庫、稅課、錢糧等官署中署此吏。明、清以來多于外省府、州、縣之衙署中置此吏。
“攢典”的單字解釋
【攢】:[zǎn]1.積聚,積蓄。2.彎曲,卷曲。3.用同“趲”。趕作;加緊。[cuán]1.簇聚,聚集。2.引申指圍困。3.停棺待葬;待葬的棺柩。4.指攢宮。5.緊握。6.慫恿。7.見“攢抏”、“攢沅”。8.量詞。用於聚集成團或成堆的東西。[zàn]同“酇”。周代地方組織單位之一。一百戶為一攢。[zuān]1.同“鑽”。穿孔;鑽入。亦指打孔眼的工具。2.簪插,插。
【典】:1.標準;法則:典范。典章。2.典范性書籍:詞典。引經據典。3.典故:用典。出典。4.典禮:盛典。大典。5.主持;主管:典試。典獄。6.姓。7.一方把土地、房屋等押給另一方使用,換取一筆錢,不付利息,議定年限,到期還款,收回原物。
“攢典”的相關詞語
* 攢典的讀音是:zǎn diǎn,攢典的意思:攢典 吏名。古代,多于倉、庫、稅課、錢糧等官署中署此吏。明、清以來多于外省府、州、縣之衙署中置此吏。
基本解釋
1.元明稱倉庫﹑務﹑場等處的吏役。 2.清代稱首領官﹑佐貳官﹑雜職官之吏。辭典解釋
攢典 cuán diǎn ㄘㄨㄢˊ ㄉㄧㄢˇ管理糧倉的官吏。后泛指差吏。
元.劉時中〈端正好.既官府甚清明套.三煞〉:「攢典俸多的路吏差著做,廉能州吏從新點,貪濫軍官合減除!」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則這攢典哥哥休強挺,你可敢教我親自秤?」
攢典
吏名。古代,多于倉、庫、稅課、錢糧等官署中署此吏。明、清以來多于外省府、州、縣之衙署中置此吏。【攢】:[zǎn]1.積聚,積蓄。2.彎曲,卷曲。3.用同“趲”。趕作;加緊。[cuán]1.簇聚,聚集。2.引申指圍困。3.停棺待葬;待葬的棺柩。4.指攢宮。5.緊握。6.慫恿。7.見“攢抏”、“攢沅”。8.量詞。用於聚集成團或成堆的東西。[zàn]同“酇”。周代地方組織單位之一。一百戶為一攢。[zuān]1.同“鑽”。穿孔;鑽入。亦指打孔眼的工具。2.簪插,插。
【典】:1.標準;法則:典范。典章。2.典范性書籍:詞典。引經據典。3.典故:用典。出典。4.典禮:盛典。大典。5.主持;主管:典試。典獄。6.姓。7.一方把土地、房屋等押給另一方使用,換取一筆錢,不付利息,議定年限,到期還款,收回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