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畫的讀音 攝畫的意思
攝畫 .一種攝影和繪畫相結合的藝術。兼有攝影的細膩逼真和傳統中國畫的章法﹑氣韻的雙重特色。采用一種特殊的色素﹐在絲絹和宣紙上顯示影像﹐可長期收藏。由今人華國璋創始。
- 攝
- 畫
“攝畫”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è huà]
- 漢字注音:
- ㄕㄜˋ ㄏㄨㄚˋ
- 簡繁字形:
- 攝畫
- 是否常用:
- 否
“攝畫”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一種攝影和繪畫相結合的藝術。兼有攝影的細膩逼真和傳統中國畫的章法﹑氣韻的雙重特色。采用一種特殊的色素﹐在絲絹和宣紙上顯示影像﹐可長期收藏。由今人華國璋創始。 辭典解釋
攝畫 shè huà ㄕㄜˋ ㄏㄨㄚˋ 大陸地區指即將攝影作品印制在絲絹或宣紙上,可供長期保存的一種科學藝術。
如:「攝畫開辟了藝術新領域。」
網絡解釋
攝畫
.一種攝影和繪畫相結合的藝術。兼有攝影的細膩逼真和傳統中國畫的章法﹑氣韻的雙重特色。采用一種特殊的色素﹐在絲絹和宣紙上顯示影像﹐可長期收藏。由今人華國璋創始。
“攝畫”的單字解釋
【攝】:[shè]1.提起;牽引。2.執持。3.鞏固;持久。4.佐理;輔助。5.假代;代理。6.兼職。7.委派。8.唐以後謂詔除而非正命為攝。9.統率;管轄。10.夾處。11.整頓;整飭。12.緣邊。參見“攝服”。13.捉拿,拘捕。14.收斂;吸引。15.保養。16.謂神靈鬼怪等以法術攝召人或物。17.拍照。18.借貸。19.音韻學術語。參見“攝音”。20.見“攝攝”。21.春秋時齊地名。在今山東省·聊城縣境內。22.同“懾”。畏懼;威脅。23.同“躡”。踩;踏。24.姓。[niè]安定。
【畫】:1.劃分、區分。《左傳?襄公四年》:“芒芒禹跡,畫為九州。”《文選?顏延之?應詔讌曲水作詩》:“幙帷蘭甸,畫流高陛。”2.設計、籌謀。同“劃”。《文選?揚雄?解嘲》:“曾不能畫一奇,出一策。”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六齣》:“虧了夫人侯氏,有膽有謀,昨夜畫定計策。”3.繪圖:“畫一幅風景。”《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傳?顧愷之傳》:“愷之每畫人成,或數年,不點目精。”4.簽署、簽押:“畫押”、“畫供”。5.終止。《論語?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6.圖、圖像:“山水畫”、“人物畫”。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7.量詞。計算文字筆畫數的單位:“亞這個字有八畫。”8.姓。如明代有畫芳。9.清楚、整齊:“整齊畫一”。
“攝畫”的相關詞語
* 攝畫的讀音是:shè huà,攝畫的意思:攝畫 .一種攝影和繪畫相結合的藝術。兼有攝影的細膩逼真和傳統中國畫的章法﹑氣韻的雙重特色。采用一種特殊的色素﹐在絲絹和宣紙上顯示影像﹐可長期收藏。由今人華國璋創始。
基本解釋
1.一種攝影和繪畫相結合的藝術。兼有攝影的細膩逼真和傳統中國畫的章法﹑氣韻的雙重特色。采用一種特殊的色素﹐在絲絹和宣紙上顯示影像﹐可長期收藏。由今人華國璋創始。辭典解釋
攝畫 shè huà ㄕㄜˋ ㄏㄨㄚˋ大陸地區指即將攝影作品印制在絲絹或宣紙上,可供長期保存的一種科學藝術。
如:「攝畫開辟了藝術新領域。」
攝畫
.一種攝影和繪畫相結合的藝術。兼有攝影的細膩逼真和傳統中國畫的章法﹑氣韻的雙重特色。采用一種特殊的色素﹐在絲絹和宣紙上顯示影像﹐可長期收藏。由今人華國璋創始。【攝】:[shè]1.提起;牽引。2.執持。3.鞏固;持久。4.佐理;輔助。5.假代;代理。6.兼職。7.委派。8.唐以後謂詔除而非正命為攝。9.統率;管轄。10.夾處。11.整頓;整飭。12.緣邊。參見“攝服”。13.捉拿,拘捕。14.收斂;吸引。15.保養。16.謂神靈鬼怪等以法術攝召人或物。17.拍照。18.借貸。19.音韻學術語。參見“攝音”。20.見“攝攝”。21.春秋時齊地名。在今山東省·聊城縣境內。22.同“懾”。畏懼;威脅。23.同“躡”。踩;踏。24.姓。[niè]安定。
【畫】:1.劃分、區分。《左傳?襄公四年》:“芒芒禹跡,畫為九州。”《文選?顏延之?應詔讌曲水作詩》:“幙帷蘭甸,畫流高陛。”2.設計、籌謀。同“劃”。《文選?揚雄?解嘲》:“曾不能畫一奇,出一策。”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六齣》:“虧了夫人侯氏,有膽有謀,昨夜畫定計策。”3.繪圖:“畫一幅風景。”《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傳?顧愷之傳》:“愷之每畫人成,或數年,不點目精。”4.簽署、簽押:“畫押”、“畫供”。5.終止。《論語?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6.圖、圖像:“山水畫”、“人物畫”。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7.量詞。計算文字筆畫數的單位:“亞這個字有八畫。”8.姓。如明代有畫芳。9.清楚、整齊:“整齊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