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險的讀音 據險的意思
據險 ◎據險jùxiǎn [rely on natural barrier] 依憑險要之地而防守 據險頑抗 憑險而守;憑借險要。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東窺 白馬 ,北距 飛狐 ;即倉 敖庾 ,據險 三涂 。” 《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 昶 幸 晉 漢 之際,中國多故,而據險一方,君臣務為奢侈以自娛,至于溺器,皆以七寳裝之。” 《三國演義》第一一○回:“ 蜀 地淺狹,錢糧鮮薄,不宜遠征;不如據險守分,恤軍愛民,此乃保國之計也。”
- 據
- 險
“據險”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ù xiǎn]
- 漢字注音:
- ㄐㄩˋ ㄒㄧㄢˇ
- 簡繁字形:
- 據險
- 是否常用:
- 是
“據險”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據險 jùxiǎn
[rely on natural barrier] 依憑險要之地而防守
據險頑抗
網絡解釋
據險
◎據險jùxiǎn
[rely on natural barrier] 依憑險要之地而防守
據險頑抗
憑險而守;憑借險要。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東窺 白馬 ,北距 飛狐 ;即倉 敖庾 ,據險 三涂 。”
《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 昶 幸 晉 漢 之際,中國多故,而據險一方,君臣務為奢侈以自娛,至于溺器,皆以七寳裝之。”
《三國演義》第一一○回:“ 蜀 地淺狹,錢糧鮮薄,不宜遠征;不如據險守分,恤軍愛民,此乃保國之計也。”
“據險”的單字解釋
【據】:[jù]1.依靠,依從。2.依照,根據。3.定,安。4.按著。5.證據。6.指憑據。即用作證明的書面文件。7.占有,占據,處於。8.抵拒。9.跨;蹲。10.確實。11.古印度長度單位。約相當於晉時的十里。12.姓。[jǐ]搏擊;爪持。
【險】:同“險”。
“據險”的相關詞語
* 據險的讀音是:jù xiǎn,據險的意思:據險 ◎據險jùxiǎn [rely on natural barrier] 依憑險要之地而防守 據險頑抗 憑險而守;憑借險要。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東窺 白馬 ,北距 飛狐 ;即倉 敖庾 ,據險 三涂 。” 《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 昶 幸 晉 漢 之際,中國多故,而據險一方,君臣務為奢侈以自娛,至于溺器,皆以七寳裝之。” 《三國演義》第一一○回:“ 蜀 地淺狹,錢糧鮮薄,不宜遠征;不如據險守分,恤軍愛民,此乃保國之計也。”
基本解釋
據險 jùxiǎn
[rely on natural barrier] 依憑險要之地而防守
據險頑抗
據險
◎據險jùxiǎn[rely on natural barrier] 依憑險要之地而防守
據險頑抗
憑險而守;憑借險要。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東窺 白馬 ,北距 飛狐 ;即倉 敖庾 ,據險 三涂 。”
《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 昶 幸 晉 漢 之際,中國多故,而據險一方,君臣務為奢侈以自娛,至于溺器,皆以七寳裝之。”
《三國演義》第一一○回:“ 蜀 地淺狹,錢糧鮮薄,不宜遠征;不如據險守分,恤軍愛民,此乃保國之計也。”

【據】:[jù]1.依靠,依從。2.依照,根據。3.定,安。4.按著。5.證據。6.指憑據。即用作證明的書面文件。7.占有,占據,處於。8.抵拒。9.跨;蹲。10.確實。11.古印度長度單位。約相當於晉時的十里。12.姓。[jǐ]搏擊;爪持。
【險】:同“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