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蓋子的讀音 揭蓋子的意思
揭蓋子 揭蓋子,讀音jiē gài zǐ,是漢語詞匯,比喻揭露矛盾或問題。
- 揭
- 蓋
- 子
“揭蓋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ē gài zi]
- 漢字注音:
- ㄐㄧㄝ ㄍㄞˋ ㄗ
- 簡繁字形:
- 揭蓋子
- 是否常用:
- 是
“揭蓋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揭蓋子 jiē gàizi
[uncover;bring sth. into the open;take the lid off sth. ] 比喻揭開矛盾,也比喻揭開秘密
他知根知底,當場揭蓋子
辭典解釋
揭蓋子 jiē gài zi ㄐㄧㄝ ㄍㄞˋ ˙ㄗ 比喻披露事情的真相或揭發他人隱私。
如:「你別老是挑毛病、揭蓋子,小心遭報應!」
網絡解釋
揭蓋子
揭蓋子,讀音jiē gài zǐ,是漢語詞匯,比喻揭露矛盾或問題。
“揭蓋子”的單字解釋
【揭】:[jiē]1.把蓋在上面的東西拿起,或把粘合著的東西分開:揭鍋。揭幕。2.使隱瞞的事物顯露:揭露。揭發。揭底。揭穿。揭短。揭曉。3.高舉:揭竿而起。4.標示:揭橥(zhū)(本是作標記的小木樁,引申為標志。亦作“揭著”)。揭示。5.扛,持。6.姓。[qì]提起衣裳:揭衣涉水。
【蓋】:[gài]1.有遮蔽作用的東西:蓋子。鍋蓋。瓶蓋。膝蓋。天靈蓋。2.傘:雨蓋。3.由上往下覆,遮掩:覆蓋。遮蓋。掩蓋。蓋澆飯。4.壓倒,超過:蓋世無雙。5.方言,超出一般地好:這本書真叫蓋!6.用印,打上:蓋章。蓋戳子。7.造(房子):蓋樓。翻蓋。8.方言虛詞(a.發語詞,如“蓋聞”;b.表大概如此,如“蓋近之矣”;c.連詞,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蓋未學也”)。[gě]1.古地名,在今中國山東省沂水縣西北。2.姓。蓋[蓋,讀音作gě(ㄍㄜˇ)、亦可讀音作gà(ㄍㄚˋ)、gài(ㄍㄞˋ)、guó(ㄍㄨㄛˊ)]、guō[hé]古同“盍”,文言虛詞,何不。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揭蓋子”的相關詞語
“揭蓋子”造句
要是等到巡視組來“揭蓋子”,弄個“大紅臉”,可就被動了。
第一個揭蓋子的尹飛,或許成為悲情人物。
希望當地高度重視此事,不姑息,零容忍,敢于揭蓋子嚴查弄虛作假行為,并嚴格執行人事管理制度,避免類似行為再度上演。
你們要捂蓋子,我們群眾就只有揭蓋子。
10、蒸好后不要馬上揭蓋子,因為包子瞬間從熱到冷,會收縮。
聽到村口有了孩子們的聲音,便興沖沖往碗里分漿,一揭蓋子才發現,恍惚中自己竟喝光了。
他是全國模范優秀學生干部,也是黑道巨擎的拜把兄弟,自從進入官場那天起,他又多了一個身份——‘揭蓋子’專業戶。
之所以說曾希圣檢討的數字是可信的,是因為這是基于當時“揭蓋子”所統計的資料。
* 揭蓋子的讀音是:jiē gài zi,揭蓋子的意思:揭蓋子 揭蓋子,讀音jiē gài zǐ,是漢語詞匯,比喻揭露矛盾或問題。
基本解釋
揭蓋子 jiē gàizi
[uncover;bring sth. into the open;take the lid off sth. ] 比喻揭開矛盾,也比喻揭開秘密
他知根知底,當場揭蓋子
辭典解釋
揭蓋子 jiē gài zi ㄐㄧㄝ ㄍㄞˋ ˙ㄗ比喻披露事情的真相或揭發他人隱私。
如:「你別老是挑毛病、揭蓋子,小心遭報應!」
揭蓋子
揭蓋子,讀音jiē gài zǐ,是漢語詞匯,比喻揭露矛盾或問題。
【揭】:[jiē]1.把蓋在上面的東西拿起,或把粘合著的東西分開:揭鍋。揭幕。2.使隱瞞的事物顯露:揭露。揭發。揭底。揭穿。揭短。揭曉。3.高舉:揭竿而起。4.標示:揭橥(zhū)(本是作標記的小木樁,引申為標志。亦作“揭著”)。揭示。5.扛,持。6.姓。[qì]提起衣裳:揭衣涉水。
【蓋】:[gài]1.有遮蔽作用的東西:蓋子。鍋蓋。瓶蓋。膝蓋。天靈蓋。2.傘:雨蓋。3.由上往下覆,遮掩:覆蓋。遮蓋。掩蓋。蓋澆飯。4.壓倒,超過:蓋世無雙。5.方言,超出一般地好:這本書真叫蓋!6.用印,打上:蓋章。蓋戳子。7.造(房子):蓋樓。翻蓋。8.方言虛詞(a.發語詞,如“蓋聞”;b.表大概如此,如“蓋近之矣”;c.連詞,表示原因,如“有所不知,蓋未學也”)。[gě]1.古地名,在今中國山東省沂水縣西北。2.姓。蓋[蓋,讀音作gě(ㄍㄜˇ)、亦可讀音作gà(ㄍㄚˋ)、gài(ㄍㄞˋ)、guó(ㄍㄨㄛˊ)]、guō[hé]古同“盍”,文言虛詞,何不。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要是等到巡視組來“揭蓋子”,弄個“大紅臉”,可就被動了。
第一個揭蓋子的尹飛,或許成為悲情人物。
希望當地高度重視此事,不姑息,零容忍,敢于揭蓋子嚴查弄虛作假行為,并嚴格執行人事管理制度,避免類似行為再度上演。
你們要捂蓋子,我們群眾就只有揭蓋子。
10、蒸好后不要馬上揭蓋子,因為包子瞬間從熱到冷,會收縮。
聽到村口有了孩子們的聲音,便興沖沖往碗里分漿,一揭蓋子才發現,恍惚中自己竟喝光了。
他是全國模范優秀學生干部,也是黑道巨擎的拜把兄弟,自從進入官場那天起,他又多了一個身份——‘揭蓋子’專業戶。
之所以說曾希圣檢討的數字是可信的,是因為這是基于當時“揭蓋子”所統計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