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握髮吐哺的讀音 握髮吐哺的意思

    【解釋】比喻為國家禮賢下士,殷切求才。【出處】《韓詩外傳》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其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史記·魯周公世家》亦記此事。

    “握髮吐哺”的讀音

    拼音讀音
    [wò fà tǔ bǔ]
    漢字注音:
    ㄨㄛˋ ㄈㄚˋ ㄊㄨˇ ㄅㄨˇ
    簡繁字形:
    握發吐哺
    是否常用:

    “握髮吐哺”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韓詩外傳》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其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史記.魯周公世家》亦記此事。后因以"握發吐哺"比喻為國家禮賢下士,殷切求才。

    辭典解釋

    握發吐哺  wò fǎ tǔ bǔ  ㄨㄛˋ ㄈㄚˇ ㄊㄨˇ ㄅㄨˇ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賢人,洗一次頭時,曾多回握著尚未梳理的頭發;吃一頓飯時,亦數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賢士。典出《韓詩外傳.卷三》。比喻求賢心切。唐.陸贄〈興元論解羌公輔狀〉:「陛下握發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士無賢愚,咸宜錄用。」《宋書.卷五九.張暢傳》:「周公握發吐哺,二王何獨貴選?」也作「吐哺捉發」、「吐哺握發」、「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握發吐餐」。

    網絡解釋

    【解釋】比喻為國家禮賢下士,殷切求才。

    【出處】《韓詩外傳》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其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史記·魯周公世家》亦記此事。

    “握髮吐哺”的單字解釋

    】:1.用手攥(zuàn)住:握手。2.掌管:大權在握。
    】:1.人類頭上的毛:“頭髮”、“白髮”、“黑髮”、“毫髮無傷”。《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唐?杜甫《贈衛八處士詩》:“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2.比喻為山上的草木。《莊子?逍遙遊》:“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3.姓。如漢代有髮福。
    】:[tǔ]1.使東西從嘴里出來:吐核兒(húr)。吐痰。2.從口兒或縫兒里長出來或露出來:吐穗兒。吐絮。蠶吐絲。3.說出來:談吐。吐露。吐字。吐實情。[tù]1.(消化道或呼吸道里的東西)不自主地從嘴里涌出:嘔吐。吐血。上吐下瀉。2.比喻被迫退還侵占的財物。
    】:1.喂(不會取食的幼兒):哺育。哺乳。2.咀嚼著的食物:一飯三吐哺。

    “握髮吐哺”的相關詞語

    * 握髮吐哺的讀音是:wò fà tǔ bǔ,握髮吐哺的意思:【解釋】比喻為國家禮賢下士,殷切求才。【出處】《韓詩外傳》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其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史記·魯周公世家》亦記此事。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