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刺的讀音 探刺的意思
探刺 暗中偵察;探索 tàn cì ㄊㄢˋ ㄘㄧˋ 探刺 (1).刺探,暗中偵察。 《后漢書·皇后紀下·安思閻皇后》:“黃門侍郎 樊嚴 等,更相阿黨,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為唱和。” 宋 蘇舜欽 《論五事》:“臣竊見州縣之吏,多是狡惡之人,窺伺官寮,探刺旨意。” 《明史·流賊傳·李自成》:“又令充部院諸掾吏,探刺機密。” (2).猶探索。 明 宋濂 《送徐大年還淳安序》:“入館之后,俛首探刺,唯恐一事有遺記,注者闕略,悉補足為完文。”
- 探
- 刺
“探刺”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àn cì]
- 漢字注音:
- ㄊㄢˋ ㄘ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探刺”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刺探,暗中偵察。 2.猶探索。 辭典解釋
探刺 tàn cì ㄊㄢˋ ㄘˋ 探索、偵探。
《明史.卷三○九.流賊傳.李自成傳》:「又令充部諸院掾吏,探刺機密。」
網絡解釋
探刺
暗中偵察;探索
tàn cì
ㄊㄢˋ ㄘㄧˋ
探刺
(1).刺探,暗中偵察。
《后漢書·皇后紀下·安思閻皇后》:“黃門侍郎 樊嚴 等,更相阿黨,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為唱和。”
宋 蘇舜欽 《論五事》:“臣竊見州縣之吏,多是狡惡之人,窺伺官寮,探刺旨意。”
《明史·流賊傳·李自成》:“又令充部院諸掾吏,探刺機密。”
(2).猶探索。
明 宋濂 《送徐大年還淳安序》:“入館之后,俛首探刺,唯恐一事有遺記,注者闕略,悉補足為完文。”
“探刺”的單字解釋
【探】:1.試圖發現(隱藏的事物或情況):探礦。探路。探口氣。試探。鉆探。2.做偵察工作的人:密探。敵探。3.看望:探望。探親。探病。4.向前伸出(頭或上體):探頭探腦。行車時不要探身窗外。5.過問:探閑事。
【刺】:[cì]1.用針或有尖的東西穿入:針刺。刺繡。2.尖銳像針的東西:魚刺。扎了個刺。3.用劍刺。泛指殺傷或暗殺:刺殺。刺客。4.使某些感覺器官反應強烈:刺耳。刺鼻。5.用挖苦的話揭露人的短處:譏刺。6.偵察:刺探。7.名片:名刺。[cī]擬聲詞。快速摩擦或火線燃燒發出的聲音:刺刺地直冒火星。
“探刺”的相關詞語
* 探刺的讀音是:tàn cì,探刺的意思:探刺 暗中偵察;探索 tàn cì ㄊㄢˋ ㄘㄧˋ 探刺 (1).刺探,暗中偵察。 《后漢書·皇后紀下·安思閻皇后》:“黃門侍郎 樊嚴 等,更相阿黨,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為唱和。” 宋 蘇舜欽 《論五事》:“臣竊見州縣之吏,多是狡惡之人,窺伺官寮,探刺旨意。” 《明史·流賊傳·李自成》:“又令充部院諸掾吏,探刺機密。” (2).猶探索。 明 宋濂 《送徐大年還淳安序》:“入館之后,俛首探刺,唯恐一事有遺記,注者闕略,悉補足為完文。”
基本解釋
1.刺探,暗中偵察。 2.猶探索。辭典解釋
探刺 tàn cì ㄊㄢˋ ㄘˋ探索、偵探。
《明史.卷三○九.流賊傳.李自成傳》:「又令充部諸院掾吏,探刺機密。」
探刺
暗中偵察;探索tàn cì
ㄊㄢˋ ㄘㄧˋ
探刺
(1).刺探,暗中偵察。
《后漢書·皇后紀下·安思閻皇后》:“黃門侍郎 樊嚴 等,更相阿黨,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為唱和。”
宋 蘇舜欽 《論五事》:“臣竊見州縣之吏,多是狡惡之人,窺伺官寮,探刺旨意。”
《明史·流賊傳·李自成》:“又令充部院諸掾吏,探刺機密。”
(2).猶探索。
明 宋濂 《送徐大年還淳安序》:“入館之后,俛首探刺,唯恐一事有遺記,注者闕略,悉補足為完文。”
【探】:1.試圖發現(隱藏的事物或情況):探礦。探路。探口氣。試探。鉆探。2.做偵察工作的人:密探。敵探。3.看望:探望。探親。探病。4.向前伸出(頭或上體):探頭探腦。行車時不要探身窗外。5.過問:探閑事。
【刺】:[cì]1.用針或有尖的東西穿入:針刺。刺繡。2.尖銳像針的東西:魚刺。扎了個刺。3.用劍刺。泛指殺傷或暗殺:刺殺。刺客。4.使某些感覺器官反應強烈:刺耳。刺鼻。5.用挖苦的話揭露人的短處:譏刺。6.偵察:刺探。7.名片:名刺。[cī]擬聲詞。快速摩擦或火線燃燒發出的聲音:刺刺地直冒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