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排山倒峽的讀音 排山倒峽的意思

    辭典解釋排山倒峽  pái shān dǎo xiá     形容聲勢浩大,無法抵拒。 《東周列國志.第八四回》:「但見城外水聲淙淙,一望江湖,有排山倒峽之勢,再加四、五尺,便冒過城頭了。」
    • pái
    • shān
    • dǎo
    • xiá

    “排山倒峽”的讀音

    拼音讀音
    [pái shān dǎo xiá]
    漢字注音:
    ㄆㄞˊ ㄕㄢ ㄉㄠˇ ㄒㄧㄚˊ
    簡繁字形:
    排山倒峽
    是否常用:

    “排山倒峽”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排山倒峽  pái shān dǎo xiá  ㄆㄞˊ ㄕㄢ ㄉㄠˇ ㄒㄧㄚˊ  

    形容聲勢浩大,無法抵拒。
    《東周列國志.第八四回》:「但見城外水聲淙淙,一望江湖,有排山倒峽之勢,再加四、五尺,便冒過城頭了。」

    網絡解釋

    “排山倒峽”的單字解釋

    】:[pái]1.一個挨一個地按著次序擺:排隊。排字。把椅子排成一行。2.排成的行列:他坐在后排。3.軍隊的編制單位,隸屬于連,下轄若干班。4.指排球運動:排壇。中國女排。5.用于成行列的東西:一排子彈。一排椅子。上下兩排牙齒。6.一種水上交通工具,用竹子或木頭平排地連在一起做成。7.指扎(zā)成排的竹子或木頭,便于放在水里運走。8.一種西式食品,用大而厚的肉片煎成:牛排。豬排。9.排演:彩排。這是一出新排的京劇。10.推;推開:排闥(tà)直入。排門而出。[pǎi]用楦子填緊或撐大新鞋的中空部分使合于某種形狀:把這雙鞋排一排。
    】:1.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高聳的部分:高山。山頂。2.像山的東西:冰山。3.蠶蔟:蠶上山了。4.山墻:房山。
    】:[dǎo]1.豎立的東西躺下來:摔倒。墻倒了。倒塌。倒臺。打倒。臥倒。2.對調,轉移,更換,改換:倒手。倒換。倒車。倒賣。倒倉。倒戈。[dào]1.位置上下前后翻轉:倒立。倒掛。倒影。倒置。2.把容器反轉或傾斜使里面的東西出來:倒水。倒茶。3.反過來,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貼。4.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車。5.卻:東西倒不壞,就是舊了點。
    】:1.“峽”的繁體字。2.兩山所夾的狹長水道。多用於地名:“三峽”、“巫峽”、“瞿塘峽”。唐?杜甫《季秋蘇五弟纓江樓夜宴崔十二評事韋少府姪詩三首之一》:“峽險江驚急,樓高月迴明。”3.兩山之間:“巴拿馬地峽”。《淮南子?原道》:“逍遙于廣澤之中,而仿洋于山峽之旁。”唐?王維《桃源行》:“峽裡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4.陸塊之間的狹長海道:“三門峽”、“臺灣海峽”﹑“英吉利海峽”﹑“直布羅陀海峽”。

    “排山倒峽”的相關詞語

    * 排山倒峽的讀音是:pái shān dǎo xiá,排山倒峽的意思:辭典解釋排山倒峽  pái shān dǎo xiá     形容聲勢浩大,無法抵拒。 《東周列國志.第八四回》:「但見城外水聲淙淙,一望江湖,有排山倒峽之勢,再加四、五尺,便冒過城頭了。」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