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捻匪的讀音 捻匪的意思

    辭典解釋捻匪  niǎn fěi     清代咸豐、同治年間(西元 1852~1868)?活動于北方的盜匪。原為安徽、河南、山東一帶的鄉民,為了驅疫避災,點燃油紙捻玩龍戲,稱之為「捻」,參加的多為游手好閑、不事生產的地痞無賴,后來愈聚愈多,遂成股匪,而橫行鄉里,為害甚大。 也稱為「捻子」。
    • niǎn
    • fěi

    “捻匪”的讀音

    拼音讀音
    [niǎn fěi]
    漢字注音:
    ㄋㄧㄢˇ ㄈㄟˇ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捻匪”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捻匪  niǎn fěi  ㄋㄧㄢˇ ㄈㄟˇ  

    清代咸豐、同治年間(西元 1852~1868)?活動于北方的盜匪。原為安徽、河南、山東一帶的鄉民,為了驅疫避災,點燃油紙捻玩龍戲,稱之為「捻」,參加的多為游手好閑、不事生產的地痞無賴,后來愈聚愈多,遂成股匪,而橫行鄉里,為害甚大。
    也稱為「捻子」。

    網絡解釋

    “捻匪”的單字解釋

    】:[niǎn]1.用手指搓轉(zhuàn):捻麻繩。2.搓成的條狀物:燈捻兒。[niē]古同“”,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夾住。
    】:1.強盜:土匪。盜匪。2.副詞。不;非:獲益匪淺(得到不少的好處)。

    “捻匪”的相關詞語

    * 捻匪的讀音是:niǎn fěi,捻匪的意思:辭典解釋捻匪  niǎn fěi     清代咸豐、同治年間(西元 1852~1868)?活動于北方的盜匪。原為安徽、河南、山東一帶的鄉民,為了驅疫避災,點燃油紙捻玩龍戲,稱之為「捻」,參加的多為游手好閑、不事生產的地痞無賴,后來愈聚愈多,遂成股匪,而橫行鄉里,為害甚大。 也稱為「捻子」。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