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捶胸頓足的讀音 捶胸頓足的意思

    【解釋】捶:敲打;頓:跺。敲胸口,跺雙腳。形容非常懊喪,或非常悲痛。【出處】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我衷腸,除告天,奈天高,又不知,只落的捶胸頓足空流淚。”【示例】孔明說罷,觸動玄德衷腸,真個~,放聲大哭。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近義詞】呼天搶地、痛心疾首、椎心泣血【反義詞】眉開眼笑【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焦急、悲傷、無可奈何的樣
    • chuí
    • xiōng
    • dùn

    “捶胸頓足”的讀音

    拼音讀音
    [chuí xiōng dùn zú]
    漢字注音:
    ㄔㄨㄟˊ ㄒㄩㄥ ㄉㄨㄣˋ ㄗㄨˊ
    簡繁字形:
    捶胸頓足
    是否常用:

    “捶胸頓足”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捶胸頓足 chuíxiōng-dùnzú

    [beat the breast and stamp the feet (in deep sorrow or anger)] 形容極為悲傷或悔恨的樣子

    辭典解釋

    捶胸頓足  chuí xiōng dùn zú   ㄔㄨㄟˊ ㄒㄩㄥ ㄉㄨㄣˋ ㄗㄨˊ  

    捶打胸膛,以腳跺地。形容極為悲憤或悔恨。《英烈傳.第三七回》:「太祖捶胸頓足,叫說:『可惜!六員虎將將陷于漢賊陣中。』」也作「捶胸跌腳」。

    英語 to beat one's chest and stamp one's feet (idiom)?

    網絡解釋

    【解釋】捶:敲打;頓:跺。敲胸口,跺雙腳。形容非常懊喪,或非常悲痛。

    【出處】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我衷腸,除告天,奈天高,又不知,只落的捶胸頓足空流淚。”

    【示例】孔明說罷,觸動玄德衷腸,真個~,放聲大哭。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

    【近義詞】呼天搶地、痛心疾首、椎心泣血

    【反義詞】眉開眼笑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焦急、悲傷、無可奈何的樣

    “捶胸頓足”的單字解釋

    】:用拳頭或棒槌敲打:捶背。捶衣裳。
    】:1.人和陸生脊椎動物(四足類)軀干的一部分。位于頸部(或頭)與腹部之間。2.指心里(與思想、見識、氣量等有關):心胸。胸有成竹。
    】:[dùn]1.以首叩地。2.指點頭動作。3.以足跺地。4.以物觸地;把一物猛地下放而碰撞另一物。5.叩擊;敲打。6.頓仆;跌倒。7.從高處往下行。8.毀壞;敗落。9.疲勞,乏力。10.撤除;捨棄。11.排遣,消除。12.抖動;振動。13.整頓;頓而使齊。14.掙;甩。15.停頓,停止。16.住宿;駐屯。17.留,逗留。亦謂較長時間的居留,滯留。18.宿食之所;館舍。19.指宿食所需之物。20.放置。21.昏亂。22.佛教語。頓悟。23.佛教語。頓教的省稱。24.書法和繪畫的技法之一。25.指句子中按語氣應稍稍停頓的地方。26.指詩歌的音組。27.頓時,立刻。28.同時;一下子。29.全;全部。30.絕然。31.量詞。次數。一次稱一頓(用於飯食)。32.量詞。回數(用於動作)。33.同“”。不鋒利。34.謂使不鋒利。35.同“”。36.同“”。37.同“”。38.用同“”。39.用同“”。40.古國名。在今河南·商水北。後為陳所迫南遷,在今項城西南。公元前496年滅於楚。41.姓。[dú]見“冒頓”。
    】:1.腳;腿:足跡。足球。手舞足蹈。畫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狀像腿的支撐部分:鼎足。3.指足球運動:足壇。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為憑。微不足道。

    “捶胸頓足”的相關詞語

    * 捶胸頓足的讀音是:chuí xiōng dùn zú,捶胸頓足的意思:【解釋】捶:敲打;頓:跺。敲胸口,跺雙腳。形容非常懊喪,或非常悲痛。【出處】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我衷腸,除告天,奈天高,又不知,只落的捶胸頓足空流淚。”【示例】孔明說罷,觸動玄德衷腸,真個~,放聲大哭。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近義詞】呼天搶地、痛心疾首、椎心泣血【反義詞】眉開眼笑【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焦急、悲傷、無可奈何的樣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