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捔怎么讀 捔的意思

    “捔”字共有2個讀音: [jué]   [zhuó]  
    捔
    漢字
    讀音 [jué]
    [zhuó]
    注音 ㄐㄩㄝˊ|ㄓㄨㄛˊ
    部首 [扌]  提手旁
    筆畫 總筆畫:10 部外:7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6354
    其它編碼 五筆:rqeh 倉頡:qnbg 鄭碼:drld 四角:57027
    筆順編碼 1213535112
    筆順筆畫 一丨一ノフノフ一一丨
    筆順名稱 橫 豎鉤 提 撇 橫撇/橫鉤 撇 橫折鉤 橫 橫 豎

    捔字的意思

    [jué]

    1.古同“”,競力,斗:“風氣者,陰陽相捔者也。”

    2.暗昧不明。

    [zhuó]

    刺。

    捔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jué ㄐㄩㄝˊ

    古同“”,競力,斗:“風氣者,陰陽相捔者也。”暗昧不明。

    其它字義


    zhuó ㄓㄨㄛˊ

     ◎ 刺。

    英語 to gore, stab

    捔字的詳細解釋

    捔字的辭典解釋

    捔ㄐㄩㄝˊjué動

    競爭。《淮南子·泛論》:「而風氣者,陰陽相捔者也。」魏·卞蘭〈許昌宮賦〉:「眾伎并奏,捔巧騁奇。」

    捔ㄓㄨㄛˊzhuó動

    刺。《集韻·入聲·覺韻》:「捔,刺也。」《文選·張衡·西京賦》:「義蔟之所攙捔,徒 博之所撞?。」

    康熙字典解釋

    捔【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音覺。《博雅》掎捔也。通作角。《左傳·襄十四年》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註》角者,當其頭也。掎者,踣其足也。

    又《唐韻》《集韻》??仕角切,音浞。刺也。《張衡·西京賦》叉蔟之所攙捔。《註》攙捔,貫刺之也。《廣韻》亦作??。《集韻》或作??。

    又作簎。

    又《集韻》測角切,音齪。與擉同。亦刺取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矠【卷十四】【矛部】

    矛屬。從矛昔聲,讀若笮。士革切

    說文解字注

    (矠)矛屬。魯語。矠魚鼈以爲夏槁。韋云。矠、??也。??刺魚鼈以爲槁儲也。按此矠字引申之義也。周禮作簎魚鼈。注云。謂杈刺泥中搏取之。莊子。擉鼈於江。東京賦。毒冒不蔟。皆音近義同者也。從矛。?聲。讀若笮。士革切。古音在五部。按當依周禮槍昔反。國語七亦反。

    捔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捔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