挏怎么讀 挏的意思
“挏”字共有1個讀音:
[dòng]

漢字 | 挏 |
---|---|
讀音 |
|
注音 | ㄉㄨㄥˋ |
部首 | [扌] 提手旁 |
筆畫 | 總筆畫:9 部外:6 |
異體字 | 恫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30F |
其它編碼 | 五筆:rmgk 倉頡:qbmr 鄭碼:dld 四角:57020 |
筆順編碼 | 121251251 |
筆順筆畫 | 一丨一丨フ一丨フ一 |
筆順名稱 | 橫 豎鉤 提 豎 橫折鉤 橫 豎 橫折 橫 |
挏字的意思
挏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挏
dòng ㄉㄨㄥˋ
搖動:“其七十二人給大官挏馬酒。”古同“恫”,恐懼。方言,自上擲下。英語 (Cant.) to dredge or poke with a pole or stick
挏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挏 dòng
〈動〉
(1) 推引,撞擊。來回猛烈地搖動或拌動 [rock]
挏,推引也。從手,同聲。漢有挏馬官,作馬酒,按,取馬乳汁挏治之,味酢可飲。——《說文》
揰挏。謂撞梼挺挏之。——《顏氏家訓》
(2) 又如:挏乳(取馬奶制酪);挏馬(漢官名。主取馬乳制酒);挏馬,挏馬酒(馬酪)
(3) 〈方〉∶自上擲下 [throw]
福州謂自上擲下曰挏。—— 章炳麟《新方言》
(4) 同“恫”。恐懼 [fear]
挏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挏【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正韻》徒總切《集韻》《韻會》杜孔切,??音動。《說文》??引也。《玉篇》動也。《前漢·禮樂志》給大官挏馬酒。《註》以馬乳爲酒,撞挏乃成也。
又《百官公卿表》太僕屬官有家馬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爲挏馬。《註》主乳馬,以韋革爲夾兜,盛馬乳,挏取其上肥,因名挏馬。《淮南子·俶眞訓》撢掞挻挏,世之風俗。《註》擁引來去不定也。
又《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
又《韻會》徒弄切,音洞。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挏【卷十二】【手部】
??引也。漢有挏馬官,作馬酒。從手同聲。徒緫切
說文解字注
(挏)推引也。推各本作??。今依廣韻、韻會本。推讀如或推或輓之推。謂推之使前也。從手。同聲。徒緫切。九部。漢有挏馬官。作馬酒。見百官公卿表、禮樂志。?劭曰。主乳馬。取其乳汁挏治之。味酢可飲。因以名官。如淳曰。主乳馬。以韋革爲夾兜。受數斗。盛馬乳。挏其上肥。因名曰挏馬官。今梁州亦名馬酪爲馬酒。顔氏家訓曰。此謂撞擣挺挏之。今爲酪酒亦然。按挺挏字見淮南子。
挏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挏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