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挍怎么讀 挍的意思

    “挍”字共有1個讀音: [jiào]  
    挍
    漢字
    讀音 [jiào]
    注音 ㄐㄧㄠˋ
    部首 [扌]  提手旁
    筆畫 總筆畫:9 部外:6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630D
    其它編碼 五筆:ruqy|rury 倉頡:qyck 鄭碼:dsoo 四角:50048
    筆順編碼 121413434
    筆順筆畫 一丨一丶一ノ丶ノ丶
    筆順名稱 橫 豎鉤 提 點 橫 撇 點 撇 捺

    挍字的意思

    [jiào]

    古同“”。

    [jiāo]

    1.亂。

    2.憤意。

    挍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jiào ㄐㄧㄠˋ

     ◎ 同“”。比較;估量。

    英語 collate; (Cant.) to scratch

    挍字的詳細解釋

    挍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挍【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6畫

    《集韻》《韻會》《正韻》??居效切,音敎。角也,比也。

    又計量也。《論語》犯而不挍。《左傳·僖五年》君父之命不挍。

    又報也。

    又撿也,考也。《禮·學記》中年考挍。《註》閒歲則考學者之德行道藝。《前漢·賈捐之傳》貫朽而不可挍。

    又《集韻》居肴切,音交。亂也。一曰憤意也。

    又古巧切,音絞。義同。《陸氏釋文》校,戸敎切,從木。若從手,是比挍字,今人多亂之。《正字通》明末避熹宗諱,校省作挍,佩觿集謂校尉之校不當用比挍之挍,說泥。◎按經史校挍互用,義亦相通。《正字通》說可從。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校【卷六】【木部】

    木囚也。從木交聲。古孝切〖注〗??、??,古文校。

    說文解字注

    (校)木囚也。囚、繫也。木囚者、以木羈之也易曰。屨校滅趾。何校滅耳。屨校、若今軍流犯人新到箸木鞾。何校、若今犯人帶枷也。此字似當與下文械杽等篆爲伍矣。周禮校人注曰。校之言挍也。主馬者必仍挍視之。校人、馬官之長。按此引伸假借之義也。陸德明曰。比挍字當從手?。張參五經文字手部曰。挍、經典及釋文或以爲比挍字。案字書無文。張語正謂說文無從手之挍也。故唐石經考校字皆從木。用張說也。但訂以周禮鄭注。則漢時固有從手之挍矣。比挍字、古葢矣正文。較榷等皆可用。從木。交聲。古孝切。二部。

    挍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挍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