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唐阿的讀音 拜唐阿的意思
拜唐阿 滿語。清各衙門管事而無品級者。在京文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在外文官按察使以上、武官總兵以上,其兄弟子孫年滿十八歲者,包括現任六品以下及候補五品以上官員,均須呈報本旗,造冊匯報軍機處,以備挑補為拜唐阿。
- 拜
- 唐
- 阿
“拜唐阿”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ài táng ā]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拜唐阿”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滿文譯名。《清文總匯》卷四云為“有用的、聽差的人,聽用的人”,“內外衙門、部院管事無品級人,隨營聽用的各項匠人、醫生俱是”。按,“拜唐阿”無漢名,意為“執事人”。清各衙門、內庭、軍隊中無品級的辦事人員均稱“拜唐阿”,如八旗中有備箭拜唐阿、宰牲拜唐阿、網戶拜唐阿、茶拜唐阿等,也譯作“柏唐阿 ”,其稱一直沿用到清末。
網絡解釋
拜唐阿
滿語。清各衙門管事而無品級者。在京文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在外文官按察使以上、武官總兵以上,其兄弟子孫年滿十八歲者,包括現任六品以下及候補五品以上官員,均須呈報本旗,造冊匯報軍機處,以備挑補為拜唐阿。
“拜唐阿”的單字解釋
【拜】:[bài]1.過去表示敬意的禮節:對拜。叩拜。跪拜。引恭敬地:拜托。拜訪。拜望。拜請。[禮拜]宗教徒對神敬禮或禱告。轉周、星期的別稱。2.行禮祝賀:拜年。拜壽。3.用一定的禮節授予某種名義或結成某種關系:拜將。拜師。[bái][拜拜](外)再見。引結束某種關系。
【唐】:1.(言談)虛夸:唐大無驗。2.空;徒然:功不唐捐(工夫不白費)。3.傳說中的朝代名,堯所建。4.朝代。a)公元618—907,李淵和他的兒子李世民所建,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b)后唐。5.姓。
【阿】:[ā]1.用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有親昵的意味:阿大。阿寶。阿唐。2.用在某些親屬名稱的前面:阿婆。阿爹。阿哥。[ē]1.迎合;偏袒:阿附。阿諛。剛直不阿。阿其所好。2.大的丘陵:崇阿。3.彎曲的地方:山阿。4.指山東東阿:阿膠。5.姓。
“拜唐阿”的相關詞語
* 拜唐阿的讀音是:bài táng ā,拜唐阿的意思:拜唐阿 滿語。清各衙門管事而無品級者。在京文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在外文官按察使以上、武官總兵以上,其兄弟子孫年滿十八歲者,包括現任六品以下及候補五品以上官員,均須呈報本旗,造冊匯報軍機處,以備挑補為拜唐阿。
基本解釋
滿文譯名。《清文總匯》卷四云為“有用的、聽差的人,聽用的人”,“內外衙門、部院管事無品級人,隨營聽用的各項匠人、醫生俱是”。按,“拜唐阿”無漢名,意為“執事人”。清各衙門、內庭、軍隊中無品級的辦事人員均稱“拜唐阿”,如八旗中有備箭拜唐阿、宰牲拜唐阿、網戶拜唐阿、茶拜唐阿等,也譯作“柏唐阿 ”,其稱一直沿用到清末。拜唐阿
滿語。清各衙門管事而無品級者。在京文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在外文官按察使以上、武官總兵以上,其兄弟子孫年滿十八歲者,包括現任六品以下及候補五品以上官員,均須呈報本旗,造冊匯報軍機處,以備挑補為拜唐阿。【拜】:[bài]1.過去表示敬意的禮節:對拜。叩拜。跪拜。引恭敬地:拜托。拜訪。拜望。拜請。[禮拜]宗教徒對神敬禮或禱告。轉周、星期的別稱。2.行禮祝賀:拜年。拜壽。3.用一定的禮節授予某種名義或結成某種關系:拜將。拜師。[bái][拜拜](外)再見。引結束某種關系。
【唐】:1.(言談)虛夸:唐大無驗。2.空;徒然:功不唐捐(工夫不白費)。3.傳說中的朝代名,堯所建。4.朝代。a)公元618—907,李淵和他的兒子李世民所建,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b)后唐。5.姓。
【阿】:[ā]1.用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有親昵的意味:阿大。阿寶。阿唐。2.用在某些親屬名稱的前面:阿婆。阿爹。阿哥。[ē]1.迎合;偏袒:阿附。阿諛。剛直不阿。阿其所好。2.大的丘陵:崇阿。3.彎曲的地方:山阿。4.指山東東阿:阿膠。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