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明的讀音 投明的意思
投明 解釋出處 (1).破曉。 宋 夏元鼎 《水調歌頭》詞:“順風得路,夜里也行船。豈問經州過縣,管取投明須到,舟子自能牽。”《三國志平話》卷下:“﹝ 龐統 ﹞卻寫書與 梅竹 ,投明還寨。” (2).奔向光明。 元 關漢卿 《單鞭奪槊》第二折:“他有投明棄暗的心,拿云握霧的手,休猜做人中禽獸。”
- 投
- 明
“投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óu míng]
- 漢字注音:
- ㄊㄡˊ ㄇㄧㄥ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投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破曉。 2.奔向光明。 辭典解釋
投明 tóu míng ㄊㄡˊ ㄇㄧㄥˊ 破曉、黎明。
《三國志平話.卷下》:「卻寫書與梅竹,投明還寨,卻呈書與軍師。」
投向光明正道。
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二折》:「他有投明棄暗的心,拿云握霧的手。」
網絡解釋
投明
解釋出處
(1).破曉。 宋 夏元鼎 《水調歌頭》詞:“順風得路,夜里也行船。豈問經州過縣,管取投明須到,舟子自能牽。”《三國志平話》卷下:“﹝ 龐統 ﹞卻寫書與 梅竹 ,投明還寨。”
(2).奔向光明。 元 關漢卿 《單鞭奪槊》第二折:“他有投明棄暗的心,拿云握霧的手,休猜做人中禽獸。”
“投明”的單字解釋
【投】:1.拋,擲,扔(多指有目標的):投籃。投彈(dàn)。2.跳進去:投河。自投羅網。3.放進去,送進去:投入。投資。投標。4.走向,進入:投宿(找地方住宿)。投奔。投靠。投降。投師(從師學習)。投訴。5.發向:投射。投影。6.寄,遞送:投遞。投稿。7.合:投合。意氣相投。8.臨,在…以前:投明。投暮(天黑以前)。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投明”的相關成語
“投明”的相關詞語
“投明”造句
關羽最后棄暗投明了。
他左思右想,終于選擇了一條棄暗投明的道路。
棄暗投明是一切犯罪分子唯一光明的出路。
反動分子只有棄暗投明,才是惟一的出路。
李先生能夠棄暗投明,翩然歸來,我們對此表示歡迎與贊賞。
被圍困的敵軍舉著白旗,表示棄暗投明,向我軍投降。
六周日上午和棄暗投明是祈禱。
但后來我們的隊伍越來越小,原來很多人都開始棄暗投明,紛紛開始戒煙,只剩我們幾個頑固分子在那里“負隅頑抗”。
在這種情況下,棄暗投明改換門庭也并不是什么難堪的事。
古往今來,從來都是順從自己的叫做棄暗投明,背叛自己的叫做棄明投暗。
* 投明的讀音是:tóu míng,投明的意思:投明 解釋出處 (1).破曉。 宋 夏元鼎 《水調歌頭》詞:“順風得路,夜里也行船。豈問經州過縣,管取投明須到,舟子自能牽。”《三國志平話》卷下:“﹝ 龐統 ﹞卻寫書與 梅竹 ,投明還寨。” (2).奔向光明。 元 關漢卿 《單鞭奪槊》第二折:“他有投明棄暗的心,拿云握霧的手,休猜做人中禽獸。”
基本解釋
1.破曉。 2.奔向光明。辭典解釋
投明 tóu míng ㄊㄡˊ ㄇㄧㄥˊ破曉、黎明。
《三國志平話.卷下》:「卻寫書與梅竹,投明還寨,卻呈書與軍師。」
投向光明正道。
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二折》:「他有投明棄暗的心,拿云握霧的手。」
投明
解釋出處(1).破曉。 宋 夏元鼎 《水調歌頭》詞:“順風得路,夜里也行船。豈問經州過縣,管取投明須到,舟子自能牽。”《三國志平話》卷下:“﹝ 龐統 ﹞卻寫書與 梅竹 ,投明還寨。”
(2).奔向光明。 元 關漢卿 《單鞭奪槊》第二折:“他有投明棄暗的心,拿云握霧的手,休猜做人中禽獸。”
【投】:1.拋,擲,扔(多指有目標的):投籃。投彈(dàn)。2.跳進去:投河。自投羅網。3.放進去,送進去:投入。投資。投標。4.走向,進入:投宿(找地方住宿)。投奔。投靠。投降。投師(從師學習)。投訴。5.發向:投射。投影。6.寄,遞送:投遞。投稿。7.合:投合。意氣相投。8.臨,在…以前:投明。投暮(天黑以前)。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關羽最后棄暗投明了。
他左思右想,終于選擇了一條棄暗投明的道路。
棄暗投明是一切犯罪分子唯一光明的出路。
反動分子只有棄暗投明,才是惟一的出路。
李先生能夠棄暗投明,翩然歸來,我們對此表示歡迎與贊賞。
被圍困的敵軍舉著白旗,表示棄暗投明,向我軍投降。
六周日上午和棄暗投明是祈禱。
但后來我們的隊伍越來越小,原來很多人都開始棄暗投明,紛紛開始戒煙,只剩我們幾個頑固分子在那里“負隅頑抗”。
在這種情況下,棄暗投明改換門庭也并不是什么難堪的事。
古往今來,從來都是順從自己的叫做棄暗投明,背叛自己的叫做棄明投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