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抍怎么讀 抍的意思

    “抍”字共有1個讀音: [zhěng]  
    抍
    漢字
    讀音 [zhěng]
    注音 ㄓㄥˇ
    部首 [扌]  提手旁
    筆畫 總筆畫:7 部外:4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628D
    其它編碼 五筆:rtah 倉頡:qht 鄭碼:dme 四角:54000
    筆順編碼 1213132
    筆順筆畫 一丨一ノ一ノ丨
    筆順名稱 橫 豎鉤 提 撇 橫 撇 豎

    抍字的意思

    1.上舉;升。

    2.拔。

    3.救助。

    4.取;收。

    抍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zhěng ㄓㄥˇ

    上舉;升。拔。救助。取;收。

    抍字的詳細解釋

    抍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抍【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集韻》??蒸上聲。《說文》上舉也。易曰:用抍馬壯吉。◎按易渙初爻,今文作拯。疏云:用馬以自拯拔也。亦上舉之意。《揚子·方言》拔也。出?爲抍。?,古文溺字。

    又《廣韻》救也,助也。《周禮·天官·職幣》振掌事者之餘財。《註》振,猶抍也。《疏》以財與之謂之抍。

    又《韻會》《正韻》??之庱切,音整。《集韻》諸仍切,音蒸。義??同。

    又《廣韻》識蒸切《集韻》書蒸切,??音升。亦上舉也。

    又《集韻》辰陵切,音承。

    又常證切,丞去聲。義??同。《說文》或從登作撜。《唐韻》《集韻》或作拯。

    又作承。別作丞。《聲類》《玉篇》氶,亦同抍。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抍【卷十二】【手部】

    上舉也。從手升聲。《易》曰:“抍馬,壯,吉。”撜,抍或從登。蒸上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拯,非是。〖注〗氶,同抍。或作拯,又作承,別作丞。

    抍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抍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