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槃捫燭的讀音 扣槃捫燭的意思
【解釋】扣:敲;捫:摸。比喻認識片面,未得要領。【出處】宋·蘇軾《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槃。’扣槃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為日也。”【近義詞】扣槃捫籥【語法】聯合式;作謂語;比喻認識片面,未得要領
- 扣
- 槃
- 捫
- 燭
“扣槃捫燭”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kòu pán mén zhú]
- 漢字注音:
- ㄎㄡˋ ㄆㄢˊ ㄇㄣˊ ㄓㄨˊ
- 簡繁字形:
- 扣槃捫燭
- 是否常用:
- 否
“扣槃捫燭”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宋蘇軾《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鑰,以為日也。日之與鐘鑰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后因以"扣盤捫燭"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 辭典解釋
扣槃捫燭 kòu pán mén zhú ㄎㄡˋ ㄆㄢˊ ㄇㄣˊ ㄓㄨˊ 盲人不知日的形狀,人告以日形如銅槃,他敲銅槃而有聲;后聞鐘聲,即以為日。又有人告以日光如燭,他摸燭而知形狀;后摸籥,也以為日。典出宋.蘇軾〈日喻〉。后用來比喻認識不確切而產生誤會。
宋.王開祖〈儒志編.序〉:「言皆治國修身之要,見匪扣槃捫燭之為,如斯人者,豈易得哉!」
網絡解釋
【解釋】扣:敲;捫:摸。比喻認識片面,未得要領。
【出處】宋·蘇軾《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槃。’扣槃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為日也。”
【近義詞】扣槃捫籥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比喻認識片面,未得要領
“扣槃捫燭”的單字解釋
【扣】:1.用圈、環等東西套住或攏住;把門扣上。2.衣紐:衣扣。3.繩結:繩扣兒。4.把器物口朝下放或覆蓋東西:把碗扣在桌上。5.相符,符合:扣題(符合題義)。6.強留:扣押。7.從中減除:扣除。扣發(fā)。8.敲擊:扣人心弦。
【槃】:1.同“盤”。2.見〔涅槃〕
【捫】:同“捫”。
【燭】:同“燭”。
“扣槃捫燭”的相關詞語
* 扣槃捫燭的讀音是:kòu pán mén zhú,扣槃捫燭的意思:【解釋】扣:敲;捫:摸。比喻認識片面,未得要領。【出處】宋·蘇軾《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槃。’扣槃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為日也。”【近義詞】扣槃捫籥【語法】聯合式;作謂語;比喻認識片面,未得要領
基本解釋
宋蘇軾《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鑰,以為日也。日之與鐘鑰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后因以"扣盤捫燭"喻不經實踐,認識片面,難以得到真知。辭典解釋
扣槃捫燭 kòu pán mén zhú ㄎㄡˋ ㄆㄢˊ ㄇㄣˊ ㄓㄨˊ盲人不知日的形狀,人告以日形如銅槃,他敲銅槃而有聲;后聞鐘聲,即以為日。又有人告以日光如燭,他摸燭而知形狀;后摸籥,也以為日。典出宋.蘇軾〈日喻〉。后用來比喻認識不確切而產生誤會。
宋.王開祖〈儒志編.序〉:「言皆治國修身之要,見匪扣槃捫燭之為,如斯人者,豈易得哉!」
【解釋】扣:敲;捫:摸。比喻認識片面,未得要領。
【出處】宋·蘇軾《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槃。’扣槃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為日也。”
【近義詞】扣槃捫籥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比喻認識片面,未得要領
【扣】:1.用圈、環等東西套住或攏住;把門扣上。2.衣紐:衣扣。3.繩結:繩扣兒。4.把器物口朝下放或覆蓋東西:把碗扣在桌上。5.相符,符合:扣題(符合題義)。6.強留:扣押。7.從中減除:扣除。扣發(fā)。8.敲擊:扣人心弦。
【槃】:1.同“盤”。2.見〔涅槃〕
【捫】:同“捫”。
【燭】:同“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