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棗的讀音 撲棗的意思
撲棗 擊落棗子 唐 杜甫 《又呈吳郎》詩:“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后以指對鄰居寬容之典。 清 吳偉業 《松鼠》詩:“撲棗聽鄰家,搔瓜任邊邑。”
- 撲
- 棗
“撲棗”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pū zǎo]
- 漢字注音:
- ㄆㄨ ㄗㄠˇ
- 簡繁字形:
- 撲棗
- 是否常用:
- 否
“撲棗”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擊落棗子。
網絡解釋
撲棗
擊落棗子
唐 杜甫 《又呈吳郎》詩:“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后以指對鄰居寬容之典。 清 吳偉業 《松鼠》詩:“撲棗聽鄰家,搔瓜任邊邑。”
“撲棗”的單字解釋
【撲】:1.用力向前沖,使全身突然伏在物體上:孩子高興得一下撲到我懷里來。和風撲面。香氣撲鼻。2.把全部心力用到(工作、事業等上面):他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3.撲打;拍打:撲蠅。海鷗撲著翅膀,直沖海空。小孩的身上撲了一層痱子粉。4.伏:撲在桌上看地圖。5.姓。
【棗】:1.棗樹,落葉喬木,幼枝上有成對的刺,葉子卵形或橢圓形,花黃綠色。結核果,暗紅色,卵形、橢圓形或球形,味甜,可以吃,也可入藥。2.(棗兒)這種植物的果實。3.(Zǎo)姓。
“撲棗”的相關詞語
* 撲棗的讀音是:pū zǎo,撲棗的意思:撲棗 擊落棗子 唐 杜甫 《又呈吳郎》詩:“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后以指對鄰居寬容之典。 清 吳偉業 《松鼠》詩:“撲棗聽鄰家,搔瓜任邊邑。”
基本解釋
1.擊落棗子。撲棗
擊落棗子唐 杜甫 《又呈吳郎》詩:“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后以指對鄰居寬容之典。 清 吳偉業 《松鼠》詩:“撲棗聽鄰家,搔瓜任邊邑。”
【撲】:1.用力向前沖,使全身突然伏在物體上:孩子高興得一下撲到我懷里來。和風撲面。香氣撲鼻。2.把全部心力用到(工作、事業等上面):他一心撲在教育事業上。3.撲打;拍打:撲蠅。海鷗撲著翅膀,直沖海空。小孩的身上撲了一層痱子粉。4.伏:撲在桌上看地圖。5.姓。
【棗】:1.棗樹,落葉喬木,幼枝上有成對的刺,葉子卵形或橢圓形,花黃綠色。結核果,暗紅色,卵形、橢圓形或球形,味甜,可以吃,也可入藥。2.(棗兒)這種植物的果實。3.(Zǎo)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