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寶迷邦的讀音 懷寶迷邦的意思
【解釋】懷寶:具有才德;迷邦:讓國家迷亂。舊指有才德而不出來為國家效力。【出處】《論語·陽貨》:“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示例】老漢常聽得秀才每說道:“幼而學,壯而行,~,謂之不仁。”(《琵琶記》第四出)【反義詞】懷才不遇【語法】連動式;作謂語;
- 懷
- 寶
- 迷
- 邦
“懷寶迷邦”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uái bǎo mí bāng]
- 漢字注音:
- ㄏㄨㄞˊ ㄅㄠˇ ㄇㄧˊ ㄅㄤ
- 簡繁字形:
- 懷寶迷邦
- 是否常用:
- 否
“懷寶迷邦”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比喻有才德而不為國用。語本《論語.陽貨》:"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朱熹集注:"懷寶迷邦,謂懷藏道德,不救國之迷亂。" 辭典解釋
懷寶迷邦 huái bǎo mí bāng ㄏㄨㄞˊ ㄅㄠˇ ㄇㄧˊ ㄅㄤ 懷有才德卻聽任國家陷于混亂狀態。語本《論語.陽貨》:「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比喻隱匿才德,不愿出仕。《梁書.卷三八.賀琛傳》:「卿既言之,應有深見,宜陳秘術,不可懷寶迷邦。」《陳書.卷六.后主本紀》:「豈以食玉炊桂,無因自達?將懷寶迷邦,咸思獨善?」也作「懷道迷邦」。
網絡解釋
【解釋】懷寶:具有才德;迷邦:讓國家迷亂。舊指有才德而不出來為國家效力。
【出處】《論語·陽貨》:“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示例】老漢常聽得秀才每說道:“幼而學,壯而行,~,謂之不仁。”(《琵琶記》第四出)
【反義詞】懷才不遇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
“懷寶迷邦”的單字解釋
【懷】:同“懷”。
【寶】:1.玉器,泛指珍貴的東西:寶貝。寶劍。寶物。寶藏(zàng)。國寶。財寶。珍寶。傳(chuán)家寶。如獲至寶。寶貴。2.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寶座。登大寶(皇帝登基)。3.敬辭,用於稱別人的,寶地。寶剎(稱呼廟字)。寶號(稱呼別人的店鋪)。4.指金屬貨幣:元寶。5.賭具的一種:開寶。押寶。
【迷】:1.辨認不清:迷路。迷失方向。2.失去知覺:昏迷。3.對某一事項過于喜愛,情不自主:入迷。迷戀。4.使沉醉;使昏亂:月色迷人。財迷心竅。5.沉醉于某種事物的人:球迷。棋迷。
【邦】:1.國:邦交。友邦。鄰邦。2.姓。
“懷寶迷邦”的相關詞語
* 懷寶迷邦的讀音是:huái bǎo mí bāng,懷寶迷邦的意思:【解釋】懷寶:具有才德;迷邦:讓國家迷亂。舊指有才德而不出來為國家效力。【出處】《論語·陽貨》:“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示例】老漢常聽得秀才每說道:“幼而學,壯而行,~,謂之不仁。”(《琵琶記》第四出)【反義詞】懷才不遇【語法】連動式;作謂語;
基本解釋
比喻有才德而不為國用。語本《論語.陽貨》:"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朱熹集注:"懷寶迷邦,謂懷藏道德,不救國之迷亂。"辭典解釋
懷寶迷邦 huái bǎo mí bāng ㄏㄨㄞˊ ㄅㄠˇ ㄇㄧˊ ㄅㄤ懷有才德卻聽任國家陷于混亂狀態。語本《論語.陽貨》:「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比喻隱匿才德,不愿出仕。《梁書.卷三八.賀琛傳》:「卿既言之,應有深見,宜陳秘術,不可懷寶迷邦。」《陳書.卷六.后主本紀》:「豈以食玉炊桂,無因自達?將懷寶迷邦,咸思獨善?」也作「懷道迷邦」。
【解釋】懷寶:具有才德;迷邦:讓國家迷亂。舊指有才德而不出來為國家效力。
【出處】《論語·陽貨》:“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示例】老漢常聽得秀才每說道:“幼而學,壯而行,~,謂之不仁。”(《琵琶記》第四出)
【反義詞】懷才不遇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
【懷】:同“懷”。
【寶】:1.玉器,泛指珍貴的東西:寶貝。寶劍。寶物。寶藏(zàng)。國寶。財寶。珍寶。傳(chuán)家寶。如獲至寶。寶貴。2.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寶座。登大寶(皇帝登基)。3.敬辭,用於稱別人的,寶地。寶剎(稱呼廟字)。寶號(稱呼別人的店鋪)。4.指金屬貨幣:元寶。5.賭具的一種:開寶。押寶。
【迷】:1.辨認不清:迷路。迷失方向。2.失去知覺:昏迷。3.對某一事項過于喜愛,情不自主:入迷。迷戀。4.使沉醉;使昏亂:月色迷人。財迷心竅。5.沉醉于某種事物的人:球迷。棋迷。
【邦】:1.國:邦交。友邦。鄰邦。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