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到的讀音 慎到的意思
慎到 慎到(約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5年),尊稱慎子。中國戰國時期趙國邯鄲(今屬河北省)人。《史記》說他專攻“黃老之術”。齊宣王時他曾長期在稷下講學,是稷下學宮中最具有影響的學者之一。《史記》說他有《十二論》,《漢書·藝文志》的法家類著錄了《慎子》四十二篇。是從道家中出來的法家創始人之一。后來很多都失傳了,《慎子》現存有《威德》、《因循》、《民雜》、《德立》、《君人》五篇,《群書治要》里有《知忠》、《君臣》兩篇,清朝時,錢熙祚合編為七篇,刻入《守山閣叢書》。此外,還有佚文數十條,近代出土慎到佚篇《慎子曰恭儉》。
- 慎
- 到
“慎到”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èn dào]
- 漢字注音:
- ㄕㄣˋ ㄉㄠ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慎到”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慎到 shèn dào ㄕㄣˋ ㄉㄠˋ 人名。戰國時趙人,生卒年不詳。為法家之一,學黃老道德之術。著有《慎子》四十二篇。
網絡解釋
慎到
慎到(約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5年),尊稱慎子。中國戰國時期趙國邯鄲(今屬河北省)人。《史記》說他專攻“黃老之術”。齊宣王時他曾長期在稷下講學,是稷下學宮中最具有影響的學者之一。《史記》說他有《十二論》,《漢書·藝文志》的法家類著錄了《慎子》四十二篇。是從道家中出來的法家創始人之一。后來很多都失傳了,《慎子》現存有《威德》、《因循》、《民雜》、《德立》、《君人》五篇,《群書治要》里有《知忠》、《君臣》兩篇,清朝時,錢熙祚合編為七篇,刻入《守山閣叢書》。此外,還有佚文數十條,近代出土慎到佚篇《慎子曰恭儉》。
“慎到”的單字解釋
【慎】:注意;小心:謹慎。不慎。慎重。
【到】:1.達于某一點;到達;達到:到期。遲到。火車到站了。從星期三到星期五。2.往:到郊外去。到群眾中去。3.用作動詞的補語,表示動作有結果:看到。辦得到。說到一定要做到。想不到你來了。4.周到:想得很到。有不到的地方請原諒。5.姓。
“慎到”的相關詞語
* 慎到的讀音是:shèn dào,慎到的意思:慎到 慎到(約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5年),尊稱慎子。中國戰國時期趙國邯鄲(今屬河北省)人。《史記》說他專攻“黃老之術”。齊宣王時他曾長期在稷下講學,是稷下學宮中最具有影響的學者之一。《史記》說他有《十二論》,《漢書·藝文志》的法家類著錄了《慎子》四十二篇。是從道家中出來的法家創始人之一。后來很多都失傳了,《慎子》現存有《威德》、《因循》、《民雜》、《德立》、《君人》五篇,《群書治要》里有《知忠》、《君臣》兩篇,清朝時,錢熙祚合編為七篇,刻入《守山閣叢書》。此外,還有佚文數十條,近代出土慎到佚篇《慎子曰恭儉》。
辭典解釋
慎到 shèn dào ㄕㄣˋ ㄉㄠˋ人名。戰國時趙人,生卒年不詳。為法家之一,學黃老道德之術。著有《慎子》四十二篇。
慎到
慎到(約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5年),尊稱慎子。中國戰國時期趙國邯鄲(今屬河北省)人。《史記》說他專攻“黃老之術”。齊宣王時他曾長期在稷下講學,是稷下學宮中最具有影響的學者之一。《史記》說他有《十二論》,《漢書·藝文志》的法家類著錄了《慎子》四十二篇。是從道家中出來的法家創始人之一。后來很多都失傳了,《慎子》現存有《威德》、《因循》、《民雜》、《德立》、《君人》五篇,《群書治要》里有《知忠》、《君臣》兩篇,清朝時,錢熙祚合編為七篇,刻入《守山閣叢書》。此外,還有佚文數十條,近代出土慎到佚篇《慎子曰恭儉》。【慎】:注意;小心:謹慎。不慎。慎重。
【到】:1.達于某一點;到達;達到:到期。遲到。火車到站了。從星期三到星期五。2.往:到郊外去。到群眾中去。3.用作動詞的補語,表示動作有結果:看到。辦得到。說到一定要做到。想不到你來了。4.周到:想得很到。有不到的地方請原諒。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