恑怎么讀 恑的意思
“恑”字共有1個讀音:
[guǐ]

漢字 | 恑 |
---|---|
讀音 |
|
注音 | ㄍㄨㄟˇ |
部首 | [忄] 豎心旁 |
筆畫 | 總筆畫:9 部外:6 |
異體字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051 |
其它編碼 | 五筆:nqdb 倉頡:pnmu 鄭碼:urgy 四角:97012 |
筆順編碼 | 442351355 |
筆順筆畫 | 丶丶丨ノフ一ノフフ |
筆順名稱 | 點 點 豎 撇 橫撇/橫鉤 橫 撇 橫折鉤 豎彎鉤 |
恑字的意思
1.變異:“恢恑憰怪。”
2.反悔。
3.獨立的樣子。
恑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恑
guǐ ㄍㄨㄟˇ
變異:“恢恑憰怪。”反悔。獨立的樣子。英語 to change; to alter; to accommodate oneself to
恑字的詳細解釋
恑字的辭典解釋
恑ㄍㄨㄟˇguǐ副
變異、詐詭。《莊子·齊物論》:「恢恑憰怪,道通為一。」唐·成玄英·疏:「恑者,奇變 之稱。」
康熙字典解釋
恑【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過委切《集韻》古委切,??音詭。《說文》變也。《玉篇》異也。《廣韻》悔也。
又《集韻》虞爲切,音危。獨立貌。◎按《說文》恑字從心,與詭字從言音同義別。字彙同詭,誤。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恑【卷十】【心部】
變也。從心危聲。過委切
說文解字注
(恑)變也。今此義多用詭。非也。詭訓責。從心。危聲。過委切。十六部。
恑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恑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