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元的讀音 德元的意思
德元 德元,出自《書·召誥》,釋為:德行居于首位,為道德方面的楷模。
- 德
- 元
“德元”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é yuán]
- 漢字注音:
- ㄉㄜˊ ㄩㄢ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德元”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謂德行居于首位,為道德方面的楷模。
網絡解釋
德元
德元,出自《書·召誥》,釋為:德行居于首位,為道德方面的楷模。
“德元”的單字解釋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備。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離心離德。3.恩惠;好處:感恩戴德。4.德國的簡稱。
【元】:1.朝代。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德元”的相關詞語
“德元”造句
朱德元帥身經百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新德元一經發行就會一路上揚,損害到本國出口商的利益。
申花吳冀南、國安張路、實德元萬中、魯能康夢君、武漢陳旭東。
剛從搶險一線趕回局指揮中心的臨澧縣公安局政委彭德元又接到命令,立刻組織200名民警趕到停弦鎮山洲垸和洞庭垸轉移群眾。
主角穿到乾德元年的立國不久的宋朝,此時宋朝正在統一中原,但趙匡胤有懲五代之亂,收攏兵權,重文輕武,這造成宋朝以后重內虛外的悲情的局面。
真宗景德元年,遼軍大舉入寇,震驚宋廷,宰相寇準力排眾議,力諫真宗御駕親征,與遼兵大戰于澶州,后訂立澶淵之盟,遂兩國罷兵,化干戈為玉帛。
顯德元年,趙暉接受替換回到京城,因病請求告老還家,授予太子太師致仕,進封秦國公。
在掛匾之前,市長還將該市關于為朱德元帥故居掛匾的決定以及有關檔案、資料等文本復印件制成精美的冊子,呈請郭大使代為轉交中國有關政府機構。
德元帥,現在您興兵伐李唐正是時候。
令大息德元淵藪亡命,同惡相濟,劍客成群。
* 德元的讀音是:dé yuán,德元的意思:德元 德元,出自《書·召誥》,釋為:德行居于首位,為道德方面的楷模。
基本解釋
謂德行居于首位,為道德方面的楷模。德元
德元,出自《書·召誥》,釋為:德行居于首位,為道德方面的楷模。【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備。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離心離德。3.恩惠;好處:感恩戴德。4.德國的簡稱。
【元】:1.朝代。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朱德元帥身經百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新德元一經發行就會一路上揚,損害到本國出口商的利益。
申花吳冀南、國安張路、實德元萬中、魯能康夢君、武漢陳旭東。
剛從搶險一線趕回局指揮中心的臨澧縣公安局政委彭德元又接到命令,立刻組織200名民警趕到停弦鎮山洲垸和洞庭垸轉移群眾。
主角穿到乾德元年的立國不久的宋朝,此時宋朝正在統一中原,但趙匡胤有懲五代之亂,收攏兵權,重文輕武,這造成宋朝以后重內虛外的悲情的局面。
真宗景德元年,遼軍大舉入寇,震驚宋廷,宰相寇準力排眾議,力諫真宗御駕親征,與遼兵大戰于澶州,后訂立澶淵之盟,遂兩國罷兵,化干戈為玉帛。
顯德元年,趙暉接受替換回到京城,因病請求告老還家,授予太子太師致仕,進封秦國公。
在掛匾之前,市長還將該市關于為朱德元帥故居掛匾的決定以及有關檔案、資料等文本復印件制成精美的冊子,呈請郭大使代為轉交中國有關政府機構。
德元帥,現在您興兵伐李唐正是時候。
令大息德元淵藪亡命,同惡相濟,劍客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