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跡的讀音 從跡的意思
從跡 cóng jì ㄘㄨㄙˊ ㄐㄧˋ 從跡 亦作“ 從跡 ”。 1.即蹤跡。追隨仿效;追查。《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毛 傳:“委蛇,行可從跡也。” 孔穎達 疏:“動而有法,可使人蹤跡而效之。”《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王使人上書告相,事下廷尉治。從跡連王,王使人候司。” 顏師古 注:“從,讀曰蹤。” 章炳麟 《辨詩》:“《七畧》次賦為四家:一曰 屈原 賦,二曰 陸賈 賦,三曰 孫卿 賦,四曰雜賦…… 陸賈 不可得從跡。” 2. 即蹤跡。跡象。《漢書·張湯傳》:“事變從跡安起?”
- 從
- 跡
“從跡”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óng jì]
- 漢字注音:
- ㄘㄨㄥˊ ㄐㄧˋ
- 簡繁字形:
- 從跡
- 是否常用:
- 否
“從跡”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亦作"從跡"。 2.即蹤跡。追隨仿效;追查。 3.即蹤跡。跡象。
網絡解釋
從跡
cóng jì
ㄘㄨㄙˊ ㄐㄧˋ
從跡
亦作“ 從跡 ”。 1.即蹤跡。追隨仿效;追查。《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毛 傳:“委蛇,行可從跡也。” 孔穎達 疏:“動而有法,可使人蹤跡而效之。”《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王使人上書告相,事下廷尉治。從跡連王,王使人候司。” 顏師古 注:“從,讀曰蹤。” 章炳麟 《辨詩》:“《七畧》次賦為四家:一曰 屈原 賦,二曰 陸賈 賦,三曰 孫卿 賦,四曰雜賦…… 陸賈 不可得從跡。”
2. 即蹤跡。跡象。《漢書·張湯傳》:“事變從跡安起?”
“從跡”的單字解釋
【從】:[cóng]1.跟隨:“跟從”。《論語?公冶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2.依順:“從命”、“服從”。《禮記?樂記》:“樂者敦和率神而從天。”3.參予:“從事”、“從政”。4.採取:“從寬處理”。5.向來:“他從未遲到過!”6.自、由。《孟子?離婁下》:“施施從外來。”唐?杜甫《月夜憶舍弟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zòng]1.隨侍的人:“侍從”、“僕從”。2.堂房親屬中比至親稍疏的:“從兄弟”、“從伯叔”。3.附屬的、次要的:“從犯”、“從吏”。《魏書?卷一一三?官氏志》:“前世職次皆無從品,魏氏始置之。”
【跡】:同“跡”。
“從跡”的相關詞語
* 從跡的讀音是:cóng jì,從跡的意思:從跡 cóng jì ㄘㄨㄙˊ ㄐㄧˋ 從跡 亦作“ 從跡 ”。 1.即蹤跡。追隨仿效;追查。《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毛 傳:“委蛇,行可從跡也。” 孔穎達 疏:“動而有法,可使人蹤跡而效之。”《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王使人上書告相,事下廷尉治。從跡連王,王使人候司。” 顏師古 注:“從,讀曰蹤。” 章炳麟 《辨詩》:“《七畧》次賦為四家:一曰 屈原 賦,二曰 陸賈 賦,三曰 孫卿 賦,四曰雜賦…… 陸賈 不可得從跡。” 2. 即蹤跡。跡象。《漢書·張湯傳》:“事變從跡安起?”
基本解釋
1.亦作"從跡"。 2.即蹤跡。追隨仿效;追查。 3.即蹤跡。跡象。從跡
cóng jìㄘㄨㄙˊ ㄐㄧˋ
從跡
亦作“ 從跡 ”。 1.即蹤跡。追隨仿效;追查。《詩·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毛 傳:“委蛇,行可從跡也。” 孔穎達 疏:“動而有法,可使人蹤跡而效之。”《漢書·淮南厲王劉長傳》:“王使人上書告相,事下廷尉治。從跡連王,王使人候司。” 顏師古 注:“從,讀曰蹤。” 章炳麟 《辨詩》:“《七畧》次賦為四家:一曰 屈原 賦,二曰 陸賈 賦,三曰 孫卿 賦,四曰雜賦…… 陸賈 不可得從跡。”
2. 即蹤跡。跡象。《漢書·張湯傳》:“事變從跡安起?”
【從】:[cóng]1.跟隨:“跟從”。《論語?公冶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2.依順:“從命”、“服從”。《禮記?樂記》:“樂者敦和率神而從天。”3.參予:“從事”、“從政”。4.採取:“從寬處理”。5.向來:“他從未遲到過!”6.自、由。《孟子?離婁下》:“施施從外來。”唐?杜甫《月夜憶舍弟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zòng]1.隨侍的人:“侍從”、“僕從”。2.堂房親屬中比至親稍疏的:“從兄弟”、“從伯叔”。3.附屬的、次要的:“從犯”、“從吏”。《魏書?卷一一三?官氏志》:“前世職次皆無從品,魏氏始置之。”
【跡】: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