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塑的讀音 影塑的意思
影塑 影塑是彩塑藝術之一。以泥、細砂和麥秸做材料,用泥制模具(泥范)翻制,表面經過處理,然后敷彩。通常背面粘貼于墻壁上,正面作凸起壁面較高的浮雕狀,主要用以襯托主像圓塑。成群影塑的敷色,符合均衡、對比、變化的要求,與周圍背景統一和諧,渾然一體。實物有莫高窟北朝、隋代中心塔柱窟粘貼于中心塔柱或四壁上部的佛、菩薩、供養菩薩、千佛、飛天、化生、蓮花等,見于第259、254、251、257、260、248、435、437、288、432、442、428、290、302、303窟等,唐代洞窟粘貼的小型一佛二菩薩說法圖、小型佛像等,見于第215、212、220、492窟等.此外,圓塑身軀上的瓔珞、串珠,寶冠上的花飾等飾件,也均屬模制粘貼的影塑。
- 影
- 塑
“影塑”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ǐng sù]
- 漢字注音:
- ㄧㄥˇ ㄙㄨ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影塑”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影塑 yǐng sù ㄧㄥˇ ㄙㄨˋ 一種浮塑中淺塑的表現法。不宜遠觀,適合近看。
網絡解釋
影塑
影塑是彩塑藝術之一。以泥、細砂和麥秸做材料,用泥制模具(泥范)翻制,表面經過處理,然后敷彩。通常背面粘貼于墻壁上,正面作凸起壁面較高的浮雕狀,主要用以襯托主像圓塑。成群影塑的敷色,符合均衡、對比、變化的要求,與周圍背景統一和諧,渾然一體。實物有莫高窟北朝、隋代中心塔柱窟粘貼于中心塔柱或四壁上部的佛、菩薩、供養菩薩、千佛、飛天、化生、蓮花等,見于第259、254、251、257、260、248、435、437、288、432、442、428、290、302、303窟等,唐代洞窟粘貼的小型一佛二菩薩說法圖、小型佛像等,見于第215、212、220、492窟等.此外,圓塑身軀上的瓔珞、串珠,寶冠上的花飾等飾件,也均屬模制粘貼的影塑。
“影塑”的單字解釋
【影】:1.物體擋住光線時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間無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影。花影。倒影。幻影。影壁。影響。影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無影無蹤。影影綽綽(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風捉影。含沙射影(喻暗地里誹謗中傷)。2.形象:攝影(照相)。留影。剪影。影印。影像。3.描摹:影寫。影抄。影宋本。4.指“電影”:影評。影院。影片。影視(電影和電視)。影壇。
【塑】:1.用石膏或泥土等做成人物等形象:塑像。泥塑木雕。2.指塑料:全塑家具。
“影塑”的相關詞語
* 影塑的讀音是:yǐng sù,影塑的意思:影塑 影塑是彩塑藝術之一。以泥、細砂和麥秸做材料,用泥制模具(泥范)翻制,表面經過處理,然后敷彩。通常背面粘貼于墻壁上,正面作凸起壁面較高的浮雕狀,主要用以襯托主像圓塑。成群影塑的敷色,符合均衡、對比、變化的要求,與周圍背景統一和諧,渾然一體。實物有莫高窟北朝、隋代中心塔柱窟粘貼于中心塔柱或四壁上部的佛、菩薩、供養菩薩、千佛、飛天、化生、蓮花等,見于第259、254、251、257、260、248、435、437、288、432、442、428、290、302、303窟等,唐代洞窟粘貼的小型一佛二菩薩說法圖、小型佛像等,見于第215、212、220、492窟等.此外,圓塑身軀上的瓔珞、串珠,寶冠上的花飾等飾件,也均屬模制粘貼的影塑。
辭典解釋
影塑 yǐng sù ㄧㄥˇ ㄙㄨˋ一種浮塑中淺塑的表現法。不宜遠觀,適合近看。
影塑
影塑是彩塑藝術之一。以泥、細砂和麥秸做材料,用泥制模具(泥范)翻制,表面經過處理,然后敷彩。通常背面粘貼于墻壁上,正面作凸起壁面較高的浮雕狀,主要用以襯托主像圓塑。成群影塑的敷色,符合均衡、對比、變化的要求,與周圍背景統一和諧,渾然一體。實物有莫高窟北朝、隋代中心塔柱窟粘貼于中心塔柱或四壁上部的佛、菩薩、供養菩薩、千佛、飛天、化生、蓮花等,見于第259、254、251、257、260、248、435、437、288、432、442、428、290、302、303窟等,唐代洞窟粘貼的小型一佛二菩薩說法圖、小型佛像等,見于第215、212、220、492窟等.此外,圓塑身軀上的瓔珞、串珠,寶冠上的花飾等飾件,也均屬模制粘貼的影塑。【影】:1.物體擋住光線時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間無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影。花影。倒影。幻影。影壁。影響。影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無影無蹤。影影綽綽(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風捉影。含沙射影(喻暗地里誹謗中傷)。2.形象:攝影(照相)。留影。剪影。影印。影像。3.描摹:影寫。影抄。影宋本。4.指“電影”:影評。影院。影片。影視(電影和電視)。影壇。
【塑】:1.用石膏或泥土等做成人物等形象:塑像。泥塑木雕。2.指塑料:全塑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