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張郃的讀音 張郃的意思

    張郃 (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張郃(?-231年),字儁乂,河間鄚人。東漢末年,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后屬冀州牧韓馥為軍司馬。191年,袁紹取冀州,張郃率兵投歸,任校尉。因破公孫瓚有功,遷為寧國中郎將。后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此后,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繼與都護將軍夏侯淵留守漢中。215年,率軍進攻巴西宕渠,被蜀將張飛擊敗。后任蕩寇將軍。219年,從夏侯淵迎戰劉備軍于定軍山,當夏侯淵戰死,全軍危急之際,張郃代帥,率部安全撤退。后屯陳倉。 曹丕稱帝后,升左將軍,封鄚侯,奉命從曹真擊平安定羌胡,后與夏侯尚圍攻江陵。228年,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因功升征西車騎將軍。231年,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亡。張郃戎馬一生,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于利用地形著稱。
    • zhāng

    “張郃”的讀音

    拼音讀音
    [zhāng hé]
    漢字注音:
    ㄓㄤ ㄏㄜˊ
    簡繁字形:
    張郃
    是否常用:

    “張郃”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231)三國魏大將。河間鄚縣(今河北任丘北)人。原為袁紹部將,官渡之戰后歸曹操。曹丕稱帝后,任左將軍。公元228年,率軍西拒諸葛亮,在街亭(今甘肅莊浪東南),大破蜀軍前鋒馬謖,因功升車騎將軍。后在木門(在今甘肅天水境)與蜀軍戰斗中,中箭而死。

    網絡解釋

    張郃 (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張郃(?-231年),字儁乂,河間鄚人。東漢末年,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后屬冀州牧韓馥為軍司馬。191年,袁紹取冀州,張郃率兵投歸,任校尉。因破公孫瓚有功,遷為寧國中郎將。后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此后,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繼與都護將軍夏侯淵留守漢中。215年,率軍進攻巴西宕渠,被蜀將張飛擊敗。后任蕩寇將軍。219年,從夏侯淵迎戰劉備軍于定軍山,當夏侯淵戰死,全軍危急之際,張郃代帥,率部安全撤退。后屯陳倉。
    曹丕稱帝后,升左將軍,封鄚侯,奉命從曹真擊平安定羌胡,后與夏侯尚圍攻江陵。228年,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因功升征西車騎將軍。231年,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亡。張郃戎馬一生,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于利用地形著稱。

    “張郃”的單字解釋

    】:1.使合攏的東西分開或使緊縮的東西放開:張嘴。張翅膀兒。張弓射箭。一張一弛。2.陳設;鋪排:張燈結彩。大張筵席。3.擴大;夸張:虛張聲勢。4.看;望:東張西望。5.商店開業:新張。開張。6.a)用于紙、皮子等:一張紙。兩張畫。十張皮子。三張鐵板。b)用于床、桌子等:一張床。四張桌子。七張犁。c)用于嘴、臉:兩張嘴。一張臉。d)用于弓:一張弓。7.二十八宿之一。8.姓。
    】:1.郃陽(Héyáng),地名,在陜西。今作合陽。2.姓。

    “張郃”的相關詞語

    * 張郃的讀音是:zhāng hé,張郃的意思:張郃 (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張郃(?-231年),字儁乂,河間鄚人。東漢末年,應募參加鎮壓黃巾起義,后屬冀州牧韓馥為軍司馬。191年,袁紹取冀州,張郃率兵投歸,任校尉。因破公孫瓚有功,遷為寧國中郎將。后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此后,隨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繼與都護將軍夏侯淵留守漢中。215年,率軍進攻巴西宕渠,被蜀將張飛擊敗。后任蕩寇將軍。219年,從夏侯淵迎戰劉備軍于定軍山,當夏侯淵戰死,全軍危急之際,張郃代帥,率部安全撤退。后屯陳倉。 曹丕稱帝后,升左將軍,封鄚侯,奉命從曹真擊平安定羌胡,后與夏侯尚圍攻江陵。228年,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因功升征西車騎將軍。231年,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亡。張郃戎馬一生,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于利用地形著稱。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