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棍的讀音 開棍的意思
開棍 kāi gùn 開棍 (1).古代官吏出門,差役為之執棍開道。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褐蓋》:“詞林轉五品者,惟光學士,則本班在三品之末,且在京開棍如大僚。”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京朝官喝道》:“凡巡撫入京,多乘二人肩輿,亦不開棍喝引。” (2).支撐車把的木棍。 向春 《煤城怒火》第二章一:“青年把車了插好,頂上開棍,一邊用手巾擦汗,一邊答:‘南縣。’”
- 開
- 棍
“開棍”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kāi gùn]
- 漢字注音:
- ㄎㄞ ㄍㄨㄣˋ
- 簡繁字形:
- 開棍
- 是否常用:
- 否
“開棍”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古代官吏出門,差役為之執棍開道。 2.支撐車把的木棍。
網絡解釋
開棍
kāi gùn ㄎㄞ ㄍㄨㄣˋ
開棍
(1).古代官吏出門,差役為之執棍開道。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褐蓋》:“詞林轉五品者,惟光學士,則本班在三品之末,且在京開棍如大僚。”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京朝官喝道》:“凡巡撫入京,多乘二人肩輿,亦不開棍喝引。”
(2).支撐車把的木棍。 向春 《煤城怒火》第二章一:“青年把車了插好,頂上開棍,一邊用手巾擦汗,一邊答:‘南縣。’”
“開棍”的單字解釋
【開】:1.使關閉著的東西不再關閉;打開:開門。開鎖。開箱子。不開口。2.打通;開辟:開路。開礦。墻上開了個窗口。開了三千畝水田。3.(合攏或連接的東西)展開;分離:桃樹開花了。扣兒開了。兩塊木板沒粘好,又開了。4.(河流)解凍:河開了。5.解除(封鎖、禁令、限制等):開戒。開禁。開齋。開釋。6.發動或操縱(槍、炮、車、船、飛機、機器等):開槍。開汽車。開拖拉機。火車開了。7.(隊伍)開拔:昨天開來兩團人,今天又開走了。8.開辦:開工廠。開醫院。9.開始:開工。開學。開演。10.姓。11.開金中含純金量的計算單位(二十四開為純金):這條金項鏈是十八開的。[英karat]12.開爾文的簡稱。1開是水的三相點熱力學溫度的1/273.16。13.趨向動詞。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a)表示分開或離開:拉開。躲開。把門推開。窗戶關得緊,打不開。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開。這張大床,三個孩子也睡開了。c)表示擴大或擴展:喜訊傳開了。d)表示開始并繼續下去:下了兩天雨,天就冷開了。天還沒亮,大家就干開了。
【棍】:[gùn]1.棒:棍子。棍術。棍棒。木棍。鐵棍。2.稱壞人:惡棍。賭棍。[hùn]1.捆扎:“棍申椒與菌桂兮,赴江湖而漚之”。2.古同“混”,混成。
“開棍”的相關詞語
* 開棍的讀音是:kāi gùn,開棍的意思:開棍 kāi gùn 開棍 (1).古代官吏出門,差役為之執棍開道。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褐蓋》:“詞林轉五品者,惟光學士,則本班在三品之末,且在京開棍如大僚。”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京朝官喝道》:“凡巡撫入京,多乘二人肩輿,亦不開棍喝引。” (2).支撐車把的木棍。 向春 《煤城怒火》第二章一:“青年把車了插好,頂上開棍,一邊用手巾擦汗,一邊答:‘南縣。’”
基本解釋
1.古代官吏出門,差役為之執棍開道。 2.支撐車把的木棍。開棍
kāi gùn ㄎㄞ ㄍㄨㄣˋ開棍
(1).古代官吏出門,差役為之執棍開道。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褐蓋》:“詞林轉五品者,惟光學士,則本班在三品之末,且在京開棍如大僚。”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京朝官喝道》:“凡巡撫入京,多乘二人肩輿,亦不開棍喝引。”
(2).支撐車把的木棍。 向春 《煤城怒火》第二章一:“青年把車了插好,頂上開棍,一邊用手巾擦汗,一邊答:‘南縣。’”
【開】:1.使關閉著的東西不再關閉;打開:開門。開鎖。開箱子。不開口。2.打通;開辟:開路。開礦。墻上開了個窗口。開了三千畝水田。3.(合攏或連接的東西)展開;分離:桃樹開花了。扣兒開了。兩塊木板沒粘好,又開了。4.(河流)解凍:河開了。5.解除(封鎖、禁令、限制等):開戒。開禁。開齋。開釋。6.發動或操縱(槍、炮、車、船、飛機、機器等):開槍。開汽車。開拖拉機。火車開了。7.(隊伍)開拔:昨天開來兩團人,今天又開走了。8.開辦:開工廠。開醫院。9.開始:開工。開學。開演。10.姓。11.開金中含純金量的計算單位(二十四開為純金):這條金項鏈是十八開的。[英karat]12.開爾文的簡稱。1開是水的三相點熱力學溫度的1/273.16。13.趨向動詞。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a)表示分開或離開:拉開。躲開。把門推開。窗戶關得緊,打不開。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開。這張大床,三個孩子也睡開了。c)表示擴大或擴展:喜訊傳開了。d)表示開始并繼續下去:下了兩天雨,天就冷開了。天還沒亮,大家就干開了。
【棍】:[gùn]1.棒:棍子。棍術。棍棒。木棍。鐵棍。2.稱壞人:惡棍。賭棍。[hùn]1.捆扎:“棍申椒與菌桂兮,赴江湖而漚之”。2.古同“混”,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