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府的讀音 開府的意思
開府 古代指高級官員(如三公、大將軍、將軍等)建立府署并自選僚屬之意。漢朝三公、大將軍可以開府。漢末局勢混亂,將軍李傕等開府(《后漢書·董卓傳》:“ 傕(李傕)又遷車騎將軍,開府,領司隸校尉,假節。汜后將軍,稠右將軍,張濟為鎮東將軍,并封列侯。傕、汜、稠共秉朝政。濟出屯弘農。”)。魏、晉放寬開府資格,晉諸州刺史兼管軍事帶將軍銜者即可開府。明末戰亂,布政司參政袁樞(袁可立子)也有在家開府的特例:“父樞,特命為本省布政司右參政,分守大梁道,治睢州。即其宅開府,鄉黨以為榮。” (清田蘭芳《逸德軒文集·袁太學傳》)。開府置官屬,本系三公所享殊遇,因而有“開府儀同三司”的名號,以隋、唐、宋、金、元均以開府儀同三司為文散官的官階。清人習稱任督撫為開府。
- 開
- 府
“開府”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kāi fǔ]
- 漢字注音:
- ㄎㄞ ㄈㄨˇ
- 簡繁字形:
- 開府
- 是否常用:
- 否
“開府”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古代指高級官員(如三公﹑大將軍﹑將軍等)成立府署,選置僚屬。 2.指有權開府的官員。 3.特指庾信。 4.府兵軍職。西魏和北周時全國府兵分屬于二十四軍﹐每軍設一開府﹐兵額約二千人。參閱《北史.李弼等傳論》﹑《新唐書.兵志》。
網絡解釋
開府
古代指高級官員(如三公、大將軍、將軍等)建立府署并自選僚屬之意。漢朝三公、大將軍可以開府。漢末局勢混亂,將軍李傕等開府(《后漢書·董卓傳》:“ 傕(李傕)又遷車騎將軍,開府,領司隸校尉,假節。汜后將軍,稠右將軍,張濟為鎮東將軍,并封列侯。傕、汜、稠共秉朝政。濟出屯弘農。”)。魏、晉放寬開府資格,晉諸州刺史兼管軍事帶將軍銜者即可開府。明末戰亂,布政司參政袁樞(袁可立子)也有在家開府的特例:“父樞,特命為本省布政司右參政,分守大梁道,治睢州。即其宅開府,鄉黨以為榮。” (清田蘭芳《逸德軒文集·袁太學傳》)。開府置官屬,本系三公所享殊遇,因而有“開府儀同三司”的名號,以隋、唐、宋、金、元均以開府儀同三司為文散官的官階。清人習稱任督撫為開府。
“開府”的單字解釋
【開】:1.使關閉著的東西不再關閉;打開:開門。開鎖。開箱子。不開口。2.打通;開辟:開路。開礦。墻上開了個窗口。開了三千畝水田。3.(合攏或連接的東西)展開;分離:桃樹開花了。扣兒開了。兩塊木板沒粘好,又開了。4.(河流)解凍:河開了。5.解除(封鎖、禁令、限制等):開戒。開禁。開齋。開釋。6.發動或操縱(槍、炮、車、船、飛機、機器等):開槍。開汽車。開拖拉機。火車開了。7.(隊伍)開拔:昨天開來兩團人,今天又開走了。8.開辦:開工廠。開醫院。9.開始:開工。開學。開演。10.姓。11.開金中含純金量的計算單位(二十四開為純金):這條金項鏈是十八開的。[英karat]12.開爾文的簡稱。1開是水的三相點熱力學溫度的1/273.16。13.趨向動詞。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a)表示分開或離開:拉開。躲開。把門推開。窗戶關得緊,打不開。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開。這張大床,三個孩子也睡開了。c)表示擴大或擴展:喜訊傳開了。d)表示開始并繼續下去:下了兩天雨,天就冷開了。天還沒亮,大家就干開了。
【府】:1.舊時指官吏辦理公事的地方,現在指國家政權機關:官府。政府。2.舊時官府收藏文書、財物的地方:府庫。3.舊時指大官、貴族的住宅,現在也指某些國家元首辦公或居住的地方:王府。元首府。總統府。4.敬辭,稱對方的家:貴府。5.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區劃,比縣高一級:開封府。濟南府。6.又同“腑”。
“開府”的相關詞語
“開府”造句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談笑傲紅塵,杖藜行歌,忽相思俊逸參軍、清新開府;平原樹綠野,經綸小展,也莞領雨中春樹、檻外長江。
中新社曼谷10月30日電泰東北廊開府開往呵叻府的一列火車,30日在行駛至孔敬府一鐵路道口時與一輛卡車相撞,事故造成4人死亡,另有數十人受傷。
在爾朱榮入洛前,元顥已經擔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相州刺史,受命領兵討伐葛榮;而元子攸僅僅在宮中擔任孝明帝的伴讀,資歷和官位都遠在元顥之下。
韶第四子德衡,武平末,開府儀同三司,隆化時,濟州刺史。
吉撫憮然道:“我以一部郎,不數年任開府,仗節麾,受恩深重,何敢貪生?今若一戰而勝,賊糧可斷,逆穴可平,上紓天子的憂思,下解生民的疾苦。
相國奏請長清公為征北將軍,假節,開府儀同三司,金印紫綬,封列侯。
開府儀同三司及特進不帶職事官者,朝參祿俸并同職事,仍隸吏部也。
* 開府的讀音是:kāi fǔ,開府的意思:開府 古代指高級官員(如三公、大將軍、將軍等)建立府署并自選僚屬之意。漢朝三公、大將軍可以開府。漢末局勢混亂,將軍李傕等開府(《后漢書·董卓傳》:“ 傕(李傕)又遷車騎將軍,開府,領司隸校尉,假節。汜后將軍,稠右將軍,張濟為鎮東將軍,并封列侯。傕、汜、稠共秉朝政。濟出屯弘農。”)。魏、晉放寬開府資格,晉諸州刺史兼管軍事帶將軍銜者即可開府。明末戰亂,布政司參政袁樞(袁可立子)也有在家開府的特例:“父樞,特命為本省布政司右參政,分守大梁道,治睢州。即其宅開府,鄉黨以為榮。” (清田蘭芳《逸德軒文集·袁太學傳》)。開府置官屬,本系三公所享殊遇,因而有“開府儀同三司”的名號,以隋、唐、宋、金、元均以開府儀同三司為文散官的官階。清人習稱任督撫為開府。
基本解釋
1.古代指高級官員(如三公﹑大將軍﹑將軍等)成立府署,選置僚屬。 2.指有權開府的官員。 3.特指庾信。 4.府兵軍職。西魏和北周時全國府兵分屬于二十四軍﹐每軍設一開府﹐兵額約二千人。參閱《北史.李弼等傳論》﹑《新唐書.兵志》。開府
古代指高級官員(如三公、大將軍、將軍等)建立府署并自選僚屬之意。漢朝三公、大將軍可以開府。漢末局勢混亂,將軍李傕等開府(《后漢書·董卓傳》:“ 傕(李傕)又遷車騎將軍,開府,領司隸校尉,假節。汜后將軍,稠右將軍,張濟為鎮東將軍,并封列侯。傕、汜、稠共秉朝政。濟出屯弘農。”)。魏、晉放寬開府資格,晉諸州刺史兼管軍事帶將軍銜者即可開府。明末戰亂,布政司參政袁樞(袁可立子)也有在家開府的特例:“父樞,特命為本省布政司右參政,分守大梁道,治睢州。即其宅開府,鄉黨以為榮。” (清田蘭芳《逸德軒文集·袁太學傳》)。開府置官屬,本系三公所享殊遇,因而有“開府儀同三司”的名號,以隋、唐、宋、金、元均以開府儀同三司為文散官的官階。清人習稱任督撫為開府。【開】:1.使關閉著的東西不再關閉;打開:開門。開鎖。開箱子。不開口。2.打通;開辟:開路。開礦。墻上開了個窗口。開了三千畝水田。3.(合攏或連接的東西)展開;分離:桃樹開花了。扣兒開了。兩塊木板沒粘好,又開了。4.(河流)解凍:河開了。5.解除(封鎖、禁令、限制等):開戒。開禁。開齋。開釋。6.發動或操縱(槍、炮、車、船、飛機、機器等):開槍。開汽車。開拖拉機。火車開了。7.(隊伍)開拔:昨天開來兩團人,今天又開走了。8.開辦:開工廠。開醫院。9.開始:開工。開學。開演。10.姓。11.開金中含純金量的計算單位(二十四開為純金):這條金項鏈是十八開的。[英karat]12.開爾文的簡稱。1開是水的三相點熱力學溫度的1/273.16。13.趨向動詞。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后。a)表示分開或離開:拉開。躲開。把門推開。窗戶關得緊,打不開。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開。這張大床,三個孩子也睡開了。c)表示擴大或擴展:喜訊傳開了。d)表示開始并繼續下去:下了兩天雨,天就冷開了。天還沒亮,大家就干開了。
【府】:1.舊時指官吏辦理公事的地方,現在指國家政權機關:官府。政府。2.舊時官府收藏文書、財物的地方:府庫。3.舊時指大官、貴族的住宅,現在也指某些國家元首辦公或居住的地方:王府。元首府。總統府。4.敬辭,稱對方的家:貴府。5.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區劃,比縣高一級:開封府。濟南府。6.又同“腑”。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官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談笑傲紅塵,杖藜行歌,忽相思俊逸參軍、清新開府;平原樹綠野,經綸小展,也莞領雨中春樹、檻外長江。
中新社曼谷10月30日電泰東北廊開府開往呵叻府的一列火車,30日在行駛至孔敬府一鐵路道口時與一輛卡車相撞,事故造成4人死亡,另有數十人受傷。
在爾朱榮入洛前,元顥已經擔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相州刺史,受命領兵討伐葛榮;而元子攸僅僅在宮中擔任孝明帝的伴讀,資歷和官位都遠在元顥之下。
韶第四子德衡,武平末,開府儀同三司,隆化時,濟州刺史。
吉撫憮然道:“我以一部郎,不數年任開府,仗節麾,受恩深重,何敢貪生?今若一戰而勝,賊糧可斷,逆穴可平,上紓天子的憂思,下解生民的疾苦。
相國奏請長清公為征北將軍,假節,開府儀同三司,金印紫綬,封列侯。
開府儀同三司及特進不帶職事官者,朝參祿俸并同職事,仍隸吏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