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建安七子的讀音 建安七子的意思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漢建安年間(196—220年)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優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說,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認。 “七子”之稱,始于曹丕所著《典論·論文》:“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干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玚德璉,東平劉楨公干。斯七子者,于學無所遺,于辭無所假,咸以自騁驥騄于千里,仰齊足而并馳。”,七子中除了孔融與曹操政見不合外,其余六家雖然各自經歷不同,但都親身受過漢末離亂之苦,后來投奔曹操,地位發生了變化,獲得了安定、富貴的生活。他們多視曹操為知己,想依賴他干一番事業。故而他們的詩與曹氏父子有許多共同之處。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鄴(今河北臨漳縣西)中,又號“鄴中七子”。 他們對于詩、賦、散文的發展,都曾作出過貢獻。建安七子與“三曹”往往被視作漢末三國時期文學成就的代表。
    • jiàn
    • ān

    “建安七子”的讀音

    拼音讀音
    [jiàn ān qī zǐ]
    漢字注音:
    ㄐㄧㄢˋ ㄢ ㄑㄧ ㄗˇ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建安七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漢末建安(獻帝年號)時期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和劉楨七人,同時以文學齊名,曹丕《典論?論文》云:“斯七子者,于學無所遺,于辭無所假,咸以自騁驥?于千里,仰齊足而并馳。”后世因稱為“建安七子”。又以同居鄴中,也稱“鄴中七子”。

    辭典解釋

    建安七子  jiàn ān qī zǐ  ㄐㄧㄢˋ ㄢ ㄑㄧ ㄗˇ  

    東漢獻帝建安年間,文學界著名的七位作家,即孔融、陳琳、王粲、阮瑀、應玚、劉楨、徐干等七人。因共居于鄴都(今河北省臨漳縣西)?,故也稱為「鄴下七子」。

    網絡解釋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漢建安年間(196—220年)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優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說,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認。
    “七子”之稱,始于曹丕所著《典論·論文》:“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干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玚德璉,東平劉楨公干。斯七子者,于學無所遺,于辭無所假,咸以自騁驥騄于千里,仰齊足而并馳。”,七子中除了孔融與曹操政見不合外,其余六家雖然各自經歷不同,但都親身受過漢末離亂之苦,后來投奔曹操,地位發生了變化,獲得了安定、富貴的生活。他們多視曹操為知己,想依賴他干一番事業。故而他們的詩與曹氏父子有許多共同之處。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鄴(今河北臨漳縣西)中,又號“鄴中七子”。
    他們對于詩、賦、散文的發展,都曾作出過貢獻。建安七子與“三曹”往往被視作漢末三國時期文學成就的代表。

    “建安七子”的單字解釋

    】:1.建筑:擴建。建造。建體育館。2.成立;創立:建國。建軍。3.提出;首倡:建議。4.指福建:建漆。
    】: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穩。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國。3.對生活、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安于現狀(滿足于目前的狀況,不求進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對):公安。治安。轉危為安。5.使有合適的位置:安插。安頓。6.安裝;設立:安門窗。安電燈。咱們村上安有線電視了。7.加上:安罪名。安個頭銜。8.存著;懷著(某種念頭,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問代詞。11.問處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問,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無其事?13.安培的簡稱。導體橫截面每秒通過的電量是1庫時,電流強度就是1安。
    】:1.六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為止,共分七個“七”。3.姓。
    】: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建安七子”的相關詞語

    * 建安七子的讀音是:jiàn ān qī zǐ,建安七子的意思: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漢建安年間(196—220年)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優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說,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認。 “七子”之稱,始于曹丕所著《典論·論文》:“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干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玚德璉,東平劉楨公干。斯七子者,于學無所遺,于辭無所假,咸以自騁驥騄于千里,仰齊足而并馳。”,七子中除了孔融與曹操政見不合外,其余六家雖然各自經歷不同,但都親身受過漢末離亂之苦,后來投奔曹操,地位發生了變化,獲得了安定、富貴的生活。他們多視曹操為知己,想依賴他干一番事業。故而他們的詩與曹氏父子有許多共同之處。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鄴(今河北臨漳縣西)中,又號“鄴中七子”。 他們對于詩、賦、散文的發展,都曾作出過貢獻。建安七子與“三曹”往往被視作漢末三國時期文學成就的代表。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