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半島的讀音 巴爾幹半島的意思
巴爾干半島 巴爾干半島(Balkan Peninsula),是一個歷史和地理上的名詞,用以描述歐洲的東南隅位于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詳細的范圍依照定義不同有許多種說法。巴爾干一詞是由土耳其語的“山脈”一詞派生出來的。 該地約有55萬平方公里和近5500萬人口。在古典希臘時代的巴爾干半島指的是Haemus半島。該地區采用其名稱套用到通過保加利亞中心到西部塞爾維亞的巴爾干山脈上。 巴爾干半島與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及意大利所在的亞平寧半島并稱為南歐三大半島。
- 巴
- 爾
- 幹
- 半
- 島
“巴爾幹半島”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ā ěr gàn bàn dǎo]
- 漢字注音:
- 簡繁字形:
- 巴爾干半島
- 是否常用:
- 否
“巴爾幹半島”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歐洲東南部三大半島之一。面積約50萬平方千米。海岸曲折、多島嶼。大部為山地,僅北部和東部有局部平原。西岸、南岸為地中海氣候,內陸為大陸性氣候。有森林、煤、銅、石油等資源。
網絡解釋
巴爾干半島
巴爾干半島(Balkan Peninsula),是一個歷史和地理上的名詞,用以描述歐洲的東南隅位于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詳細的范圍依照定義不同有許多種說法。巴爾干一詞是由土耳其語的“山脈”一詞派生出來的。
該地約有55萬平方公里和近5500萬人口。在古典希臘時代的巴爾干半島指的是Haemus半島。該地區采用其名稱套用到通過保加利亞中心到西部塞爾維亞的巴爾干山脈上。
巴爾干半島與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及意大利所在的亞平寧半島并稱為南歐三大半島。
“巴爾幹半島”的單字解釋
【巴】:1.盼望:巴不得。朝(zhāo)巴夜望。2.緊貼:爬山虎巴在墻上。3.粘住:粥巴了鍋了。4.粘在別的東西上的東西:鍋巴。5.挨著:前不巴村,后不巴店。6.張開:巴著眼瞧。天氣干燥,桌子都巴縫兒啦。7.周朝國名,在今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8.指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9.姓。10.壓強的非法定計量單位,符號bar。1平方厘米的面積上受到100萬達因作用力,壓強就是1巴,合100000帕。從前氣象學上多用毫巴,現已改用百帕。11.巴士:大巴。中巴。小巴。
【爾】:同“爾”。
【幹】:1.築牆時支撐在牆兩端的木材。同“榦”。《說文解字》:“榦,築牆耑木也。”段玉裁?注:“榦,俗作幹。”漢?揚雄《法言?五百》:“經營,然後之幹楨之克立也。”2.事物的主體部分:“軀幹”、“樹幹”、“骨幹”。3.事情:“有何貴幹?”《水滸傳?第十四回》:“都頭有甚公幹到這里?”4.才能。《三國志?卷六十二?吳書?胡綜傳》:“沖平和有文幹,天紀中為中書令。”5.姓。如宋代有幹沖。6.主要的:“幹道”、“幹線”、“幹部”。7.從事、營求:“他是幹哪一行的?”《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他兩個是吾子姪輩,尚且爭先幹功。”
【半】:1.二分之一;一半(沒有整數時用在量詞前,有整數時用在量詞后):半尺。一斤半。半價。過半。一年半載。2.在…中間:半夜。半路上。半山腰。半途而廢。3.表示很少:一星半點兒。一鱗半爪。4.不完全:半新的樓房。房門半開著。5.姓。
【島】:同“島”。
“巴爾幹半島”的相關詞語
* 巴爾幹半島的讀音是:bā ěr gàn bàn dǎo,巴爾幹半島的意思:巴爾干半島 巴爾干半島(Balkan Peninsula),是一個歷史和地理上的名詞,用以描述歐洲的東南隅位于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詳細的范圍依照定義不同有許多種說法。巴爾干一詞是由土耳其語的“山脈”一詞派生出來的。 該地約有55萬平方公里和近5500萬人口。在古典希臘時代的巴爾干半島指的是Haemus半島。該地區采用其名稱套用到通過保加利亞中心到西部塞爾維亞的巴爾干山脈上。 巴爾干半島與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及意大利所在的亞平寧半島并稱為南歐三大半島。
基本解釋
歐洲東南部三大半島之一。面積約50萬平方千米。海岸曲折、多島嶼。大部為山地,僅北部和東部有局部平原。西岸、南岸為地中海氣候,內陸為大陸性氣候。有森林、煤、銅、石油等資源。巴爾干半島
巴爾干半島(Balkan Peninsula),是一個歷史和地理上的名詞,用以描述歐洲的東南隅位于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詳細的范圍依照定義不同有許多種說法。巴爾干一詞是由土耳其語的“山脈”一詞派生出來的。該地約有55萬平方公里和近5500萬人口。在古典希臘時代的巴爾干半島指的是Haemus半島。該地區采用其名稱套用到通過保加利亞中心到西部塞爾維亞的巴爾干山脈上。
巴爾干半島與西班牙、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亞半島及意大利所在的亞平寧半島并稱為南歐三大半島。
【巴】:1.盼望:巴不得。朝(zhāo)巴夜望。2.緊貼:爬山虎巴在墻上。3.粘住:粥巴了鍋了。4.粘在別的東西上的東西:鍋巴。5.挨著:前不巴村,后不巴店。6.張開:巴著眼瞧。天氣干燥,桌子都巴縫兒啦。7.周朝國名,在今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8.指四川東部和重慶一帶。9.姓。10.壓強的非法定計量單位,符號bar。1平方厘米的面積上受到100萬達因作用力,壓強就是1巴,合100000帕。從前氣象學上多用毫巴,現已改用百帕。11.巴士:大巴。中巴。小巴。
【爾】:同“爾”。
【幹】:1.築牆時支撐在牆兩端的木材。同“榦”。《說文解字》:“榦,築牆耑木也。”段玉裁?注:“榦,俗作幹。”漢?揚雄《法言?五百》:“經營,然後之幹楨之克立也。”2.事物的主體部分:“軀幹”、“樹幹”、“骨幹”。3.事情:“有何貴幹?”《水滸傳?第十四回》:“都頭有甚公幹到這里?”4.才能。《三國志?卷六十二?吳書?胡綜傳》:“沖平和有文幹,天紀中為中書令。”5.姓。如宋代有幹沖。6.主要的:“幹道”、“幹線”、“幹部”。7.從事、營求:“他是幹哪一行的?”《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他兩個是吾子姪輩,尚且爭先幹功。”
【半】:1.二分之一;一半(沒有整數時用在量詞前,有整數時用在量詞后):半尺。一斤半。半價。過半。一年半載。2.在…中間:半夜。半路上。半山腰。半途而廢。3.表示很少:一星半點兒。一鱗半爪。4.不完全:半新的樓房。房門半開著。5.姓。
【島】:同“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