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的讀音 左思的意思
左思 左思(約250~305),字泰沖(《晉書》作太沖,考當時并無太字字形,當以墓碑為正,詳見下文“相關爭議”一節),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西晉著名文學家,其《三都賦》頗被當時稱頌,造成“洛陽紙貴”。另外,其《詠史詩》《嬌女詩》也很有名。其詩文語言質樸凝練。后人輯有《左太沖集》。 左思自幼其貌不揚卻才華出眾。晉武帝時,因妹左棻被選入宮,舉家遷居洛陽,任秘書郎。晉惠帝時,依附權貴賈謐,為文人集團“金谷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員。永康元年(300年),因賈謐被誅,遂退居宜春里,專心著述。后齊王司馬冏召為記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張方進攻洛陽而移居冀州,尋病終,終年五十五歲。
- 左
- 思
“左思”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uǒ sī]
- 漢字注音:
- ㄗㄨㄛˇ ㄙ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左思”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左思 Zuǒ Sī
[Zuo Si(Tsuo Ssu)] (約250—約305) 中國西晉文學家。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屬山東)人。其詩《詠史》八篇為其代表作。曾構思十年寫成《三都賦》(《蜀都賦》、《吳都賦》、《魏都賦》),當時豪富人家競相傳抄,以致“洛陽紙貴”。后人輯有《左太沖集》
辭典解釋
左思 zuǒ sī ㄗㄨㄛˇ ㄙ 人名。(西元250~305)?字太沖,西晉臨淄人。出身寒門,仕進不得意。善文辭,以十年之力撰成〈三都賦〉,時人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其詩意氣豪邁時含諷諭意味,筆力遒勁而有氣勢。
英語 Zuo Si (3rd century)?, Jin dynasty writer and poet
網絡解釋
左思
左思(約250~305),字泰沖(《晉書》作太沖,考當時并無太字字形,當以墓碑為正,詳見下文“相關爭議”一節),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西晉著名文學家,其《三都賦》頗被當時稱頌,造成“洛陽紙貴”。另外,其《詠史詩》《嬌女詩》也很有名。其詩文語言質樸凝練。后人輯有《左太沖集》。
左思自幼其貌不揚卻才華出眾。晉武帝時,因妹左棻被選入宮,舉家遷居洛陽,任秘書郎。晉惠帝時,依附權貴賈謐,為文人集團“金谷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員。永康元年(300年),因賈謐被誅,遂退居宜春里,專心著述。后齊王司馬冏召為記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張方進攻洛陽而移居冀州,尋病終,終年五十五歲。
“左思”的單字解釋
【左】:1.方位詞。面向南時靠東的一邊(跟“右”相對,下2.同):左方。左手。向左轉。3.方位詞。東:山左(太行山以東的地方,過去也專指山東省)。4.偏;邪;不正常:左脾氣。左道旁門。5.錯;不對頭:想左了。說左了。6.相反:意見相左。7.進步的;革命的:左派。左翼作家。8.同“佐”9.姓。
【思】:[sī]1.想,考慮,動腦筋:思想(a.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b.想法,念頭;c.思量)。思忖。思索。思維。沉思。尋思。見異思遷。2.想念,掛念:思念。思戀。相思。3.想法:思緒。思致(新穎獨到的構思、意趣)。構思。4.姓。[sāi]〔于思〕多胡須的樣子,如“自捋頷下,則于思者如故矣”。
“左思”的相關成語
“左思”的相關詞語
“左思”造句
他左思右想,終于想出了一個萬全之策。
為了一道數學題,他左思右想。
他左思右想,也沒有想出一個好辦法。
他左思右想,終于選擇了一條棄暗投明的道路。
當天夜里,我左思右想,也弄不清失敗的原因。
小麗左思右想,忽然回憶起被搶那一幕,原來是歹徒膽大包天,竟然給她打來了電話。
決定到底誰去之前還有個小插曲,左思右想到底要不要邀請智去,弄得我前去買票的那晚兩三點才睡著。
不要費時間左思右想了,馬上接受這個機會吧。
我們左思右想,想了許多的理由。最后我們還是做出了決定,只是在一小時或一天之后,又一次改變了主意。
對這道難題,小王左思右想也不做不出來。
* 左思的讀音是:zuǒ sī,左思的意思:左思 左思(約250~305),字泰沖(《晉書》作太沖,考當時并無太字字形,當以墓碑為正,詳見下文“相關爭議”一節),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西晉著名文學家,其《三都賦》頗被當時稱頌,造成“洛陽紙貴”。另外,其《詠史詩》《嬌女詩》也很有名。其詩文語言質樸凝練。后人輯有《左太沖集》。 左思自幼其貌不揚卻才華出眾。晉武帝時,因妹左棻被選入宮,舉家遷居洛陽,任秘書郎。晉惠帝時,依附權貴賈謐,為文人集團“金谷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員。永康元年(300年),因賈謐被誅,遂退居宜春里,專心著述。后齊王司馬冏召為記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張方進攻洛陽而移居冀州,尋病終,終年五十五歲。
基本解釋
左思 Zuǒ Sī
[Zuo Si(Tsuo Ssu)] (約250—約305) 中國西晉文學家。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屬山東)人。其詩《詠史》八篇為其代表作。曾構思十年寫成《三都賦》(《蜀都賦》、《吳都賦》、《魏都賦》),當時豪富人家競相傳抄,以致“洛陽紙貴”。后人輯有《左太沖集》
辭典解釋
左思 zuǒ sī ㄗㄨㄛˇ ㄙ人名。(西元250~305)?字太沖,西晉臨淄人。出身寒門,仕進不得意。善文辭,以十年之力撰成〈三都賦〉,時人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其詩意氣豪邁時含諷諭意味,筆力遒勁而有氣勢。
英語 Zuo Si (3rd century)?, Jin dynasty writer and poet
左思
左思(約250~305),字泰沖(《晉書》作太沖,考當時并無太字字形,當以墓碑為正,詳見下文“相關爭議”一節),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西晉著名文學家,其《三都賦》頗被當時稱頌,造成“洛陽紙貴”。另外,其《詠史詩》《嬌女詩》也很有名。其詩文語言質樸凝練。后人輯有《左太沖集》。左思自幼其貌不揚卻才華出眾。晉武帝時,因妹左棻被選入宮,舉家遷居洛陽,任秘書郎。晉惠帝時,依附權貴賈謐,為文人集團“金谷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員。永康元年(300年),因賈謐被誅,遂退居宜春里,專心著述。后齊王司馬冏召為記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張方進攻洛陽而移居冀州,尋病終,終年五十五歲。

【左】:1.方位詞。面向南時靠東的一邊(跟“右”相對,下2.同):左方。左手。向左轉。3.方位詞。東:山左(太行山以東的地方,過去也專指山東省)。4.偏;邪;不正常:左脾氣。左道旁門。5.錯;不對頭:想左了。說左了。6.相反:意見相左。7.進步的;革命的:左派。左翼作家。8.同“佐”9.姓。
【思】:[sī]1.想,考慮,動腦筋:思想(a.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過思維活動而產生的結果;b.想法,念頭;c.思量)。思忖。思索。思維。沉思。尋思。見異思遷。2.想念,掛念:思念。思戀。相思。3.想法:思緒。思致(新穎獨到的構思、意趣)。構思。4.姓。[sāi]〔于思〕多胡須的樣子,如“自捋頷下,則于思者如故矣”。
他左思右想,終于想出了一個萬全之策。
為了一道數學題,他左思右想。
他左思右想,也沒有想出一個好辦法。
他左思右想,終于選擇了一條棄暗投明的道路。
當天夜里,我左思右想,也弄不清失敗的原因。
小麗左思右想,忽然回憶起被搶那一幕,原來是歹徒膽大包天,竟然給她打來了電話。
決定到底誰去之前還有個小插曲,左思右想到底要不要邀請智去,弄得我前去買票的那晚兩三點才睡著。
不要費時間左思右想了,馬上接受這個機會吧。
我們左思右想,想了許多的理由。最后我們還是做出了決定,只是在一小時或一天之后,又一次改變了主意。
對這道難題,小王左思右想也不做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