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場手工業的讀音 工場手工業的意思
工場手工業 工場手工業,是資本雇傭勞動者的生產形式。“工場手工業”一詞譯自馬克思所稱Manufaktur,1932年瞿秋白譯為“工廠手工業”,1945年商務版《德華大詞典》同。 1953、1961年版郭大力等譯《資本論》作“手工制造業”。后馬列著作編譯局譯作“工場手工業”。本文中,“工場手工業”指其經濟性質,具體組織依習慣,如綢廠、布廠、磨坊、油坊、機房、鐵作、木器作等;類稱用“手工廠”。
- 工
- 場
- 手
- 工
- 業
“工場手工業”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gōng chǎng shǒu gōng yè]
- 漢字注音:
- ㄍㄨㄥ ㄔㄤˇ ㄕㄡˇ ㄍㄨㄥ ㄧㄝˋ
- 簡繁字形:
- 工場手工業
- 是否常用:
- 否
“工場手工業”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把許多手工業者集合在一個工場內,以手工勞動為基礎,分工協作進行生產的企業。是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的一個階段。
網絡解釋
工場手工業
工場手工業,是資本雇傭勞動者的生產形式。“工場手工業”一詞譯自馬克思所稱Manufaktur,1932年瞿秋白譯為“工廠手工業”,1945年商務版《德華大詞典》同。
1953、1961年版郭大力等譯《資本論》作“手工制造業”。后馬列著作編譯局譯作“工場手工業”。本文中,“工場手工業”指其經濟性質,具體組織依習慣,如綢廠、布廠、磨坊、油坊、機房、鐵作、木器作等;類稱用“手工廠”。
“工場手工業”的單字解釋
【工】:1.工人和工人階級:礦工。鉗工。瓦工。技工。女工。工農聯盟。2.工作;生產勞動:做工。上工。加工。勤工儉學。省料又省工。3.工程:動工。竣工。4.工業:化工(化學工業)。工交系統。5.指工程師:高工(高級工程師)。王工。6.一個工人或農民一個勞動日的工作:砌這道墻要六個工。7.(工兒)技術和技術修養:唱工。做工。8.長于;善于:工詩善畫。9.精巧;精致:工巧。工穩。10.姓。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3”。參看〖工尺〗。
【場】:[chǎng]1.適應某種需要的比較大的地方:會場。操場。市場。劇場。廣場。2.舞臺:上場。下場。3.指某種活動范圍:官場。名利場。逢場作戲。4.事情發生的地點:現場。當場。在場。5.指表演或比賽的全場:開場。終場。6.戲劇中較小的段落,每場表演故事的一個片段。7.用于有場次或有場地的文娛體育活動:三場球賽。跳一場舞。8.電視接收機中,電子束對一幅畫面的奇數行或偶數行完成一次隔行掃描,叫做一場。奇數場和偶數場合為一幀完整畫面。9.物質存在的一種基本形態,具有能量、動量和質量。實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依靠有關的場來實現。如電場、磁場、引力場等。[cháng]1.平坦的空地,多用來翻曬糧食,碾軋谷物:打場。起場。場上堆滿麥子。2.集;市集:趕場。3.用于事情的經過:一場透雨。一場大戰。空歡喜一場。
【手】:1.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冊。手槍。3.拿著:人手一冊。4.做某種工作或有某種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機手。能手。選手。5.親手:手植。手書。6.指本領、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工】:1.工人和工人階級:礦工。鉗工。瓦工。技工。女工。工農聯盟。2.工作;生產勞動:做工。上工。加工。勤工儉學。省料又省工。3.工程:動工。竣工。4.工業:化工(化學工業)。工交系統。5.指工程師:高工(高級工程師)。王工。6.一個工人或農民一個勞動日的工作:砌這道墻要六個工。7.(工兒)技術和技術修養:唱工。做工。8.長于;善于:工詩善畫。9.精巧;精致:工巧。工穩。10.姓。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3”。參看〖工尺〗。
【業】:1.行業:工業。農業。林業。畜牧業。飲食業。各行各業。2.職業:就業。轉業。業余。無業。3.學業:肄業。修業。畢業。結業。4.事業:功業。創業。業績。5.產業;財產:家業。業主。6.從事(某種行業):業農。業商。7.姓。8.佛教徒稱一切行為、言語、思想為業,分別叫做身業、口業、意業,合稱三業,包括善惡兩面,一般專指惡業。9.已經:業已。業經。
“工場手工業”的相關詞語
“工場手工業”造句
這種生產的經營形式已經具有分散的工場手工業的屬性。
現代大工業化替了工場手工業;工業中的百萬富翁,一支一支產業大軍的首領,現代資產者,代替了工業的中間等級。
全文分三部分闡釋:首先論述了馬克思關于協作工場手工業的兩種基本形式的劃分,實際上是有機系統整體和混成系統整體的分類。
首先,工場手工業轉變為大工業。
到中古晚期隨著工場手工業的物質刺激和文藝復興的精神滋養,中古城市契約文明開始向近現代嬗變。
與工場手工業、機器大工業時代的生產組織形式一樣,網絡化生產組織形式具有鮮明的特征。
* 工場手工業的讀音是:gōng chǎng shǒu gōng yè,工場手工業的意思:工場手工業 工場手工業,是資本雇傭勞動者的生產形式。“工場手工業”一詞譯自馬克思所稱Manufaktur,1932年瞿秋白譯為“工廠手工業”,1945年商務版《德華大詞典》同。 1953、1961年版郭大力等譯《資本論》作“手工制造業”。后馬列著作編譯局譯作“工場手工業”。本文中,“工場手工業”指其經濟性質,具體組織依習慣,如綢廠、布廠、磨坊、油坊、機房、鐵作、木器作等;類稱用“手工廠”。
基本解釋
把許多手工業者集合在一個工場內,以手工勞動為基礎,分工協作進行生產的企業。是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的一個階段。工場手工業
工場手工業,是資本雇傭勞動者的生產形式。“工場手工業”一詞譯自馬克思所稱Manufaktur,1932年瞿秋白譯為“工廠手工業”,1945年商務版《德華大詞典》同。1953、1961年版郭大力等譯《資本論》作“手工制造業”。后馬列著作編譯局譯作“工場手工業”。本文中,“工場手工業”指其經濟性質,具體組織依習慣,如綢廠、布廠、磨坊、油坊、機房、鐵作、木器作等;類稱用“手工廠”。
【工】:1.工人和工人階級:礦工。鉗工。瓦工。技工。女工。工農聯盟。2.工作;生產勞動:做工。上工。加工。勤工儉學。省料又省工。3.工程:動工。竣工。4.工業:化工(化學工業)。工交系統。5.指工程師:高工(高級工程師)。王工。6.一個工人或農民一個勞動日的工作:砌這道墻要六個工。7.(工兒)技術和技術修養:唱工。做工。8.長于;善于:工詩善畫。9.精巧;精致:工巧。工穩。10.姓。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3”。參看〖工尺〗。
【場】:[chǎng]1.適應某種需要的比較大的地方:會場。操場。市場。劇場。廣場。2.舞臺:上場。下場。3.指某種活動范圍:官場。名利場。逢場作戲。4.事情發生的地點:現場。當場。在場。5.指表演或比賽的全場:開場。終場。6.戲劇中較小的段落,每場表演故事的一個片段。7.用于有場次或有場地的文娛體育活動:三場球賽。跳一場舞。8.電視接收機中,電子束對一幅畫面的奇數行或偶數行完成一次隔行掃描,叫做一場。奇數場和偶數場合為一幀完整畫面。9.物質存在的一種基本形態,具有能量、動量和質量。實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依靠有關的場來實現。如電場、磁場、引力場等。[cháng]1.平坦的空地,多用來翻曬糧食,碾軋谷物:打場。起場。場上堆滿麥子。2.集;市集:趕場。3.用于事情的經過:一場透雨。一場大戰。空歡喜一場。
【手】:1.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冊。手槍。3.拿著:人手一冊。4.做某種工作或有某種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機手。能手。選手。5.親手:手植。手書。6.指本領、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工】:1.工人和工人階級:礦工。鉗工。瓦工。技工。女工。工農聯盟。2.工作;生產勞動:做工。上工。加工。勤工儉學。省料又省工。3.工程:動工。竣工。4.工業:化工(化學工業)。工交系統。5.指工程師:高工(高級工程師)。王工。6.一個工人或農民一個勞動日的工作:砌這道墻要六個工。7.(工兒)技術和技術修養:唱工。做工。8.長于;善于:工詩善畫。9.精巧;精致:工巧。工穩。10.姓。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3”。參看〖工尺〗。
【業】:1.行業:工業。農業。林業。畜牧業。飲食業。各行各業。2.職業:就業。轉業。業余。無業。3.學業:肄業。修業。畢業。結業。4.事業:功業。創業。業績。5.產業;財產:家業。業主。6.從事(某種行業):業農。業商。7.姓。8.佛教徒稱一切行為、言語、思想為業,分別叫做身業、口業、意業,合稱三業,包括善惡兩面,一般專指惡業。9.已經:業已。業經。
這種生產的經營形式已經具有分散的工場手工業的屬性。
現代大工業化替了工場手工業;工業中的百萬富翁,一支一支產業大軍的首領,現代資產者,代替了工業的中間等級。
全文分三部分闡釋:首先論述了馬克思關于協作工場手工業的兩種基本形式的劃分,實際上是有機系統整體和混成系統整體的分類。
首先,工場手工業轉變為大工業。
到中古晚期隨著工場手工業的物質刺激和文藝復興的精神滋養,中古城市契約文明開始向近現代嬗變。
與工場手工業、機器大工業時代的生產組織形式一樣,網絡化生產組織形式具有鮮明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