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崔顥的讀音 崔顥的意思

    崔顥 崔顥(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唐代詩人。唐玄宗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進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寶中為司勛員外郎。最為人稱道的是他那首《黃鶴樓》,據說李白為之擱筆,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贊嘆。《全唐詩》收錄詩四十二首。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氣勢宏偉,著有《崔顥集》。
    • cuī
    • hào

    “崔顥”的讀音

    拼音讀音
    [cuī hào]
    漢字注音:
    ㄘㄨㄟ ㄏㄠˋ
    簡繁字形:
    崔顥
    是否常用:

    “崔顥”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754)唐代詩人。汴州(今河南開封)人。開元年間進士。曾任司勛員外郎。早期詩作多寫閨情,后赴邊塞,詩風變為慷慨豪放。尤以《黃鶴樓》為著名。有《崔顥集》。

    辭典解釋

    崔顥  cuī hào  ㄘㄨㄟ ㄏㄠˋ  

    人名。(西元?~754)?唐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人。玄宗開元年間進士,曾任尚書司勛員外郎。少年為詩,意浮艷而多陷輕薄,晚年忽變常體,風骨凜然,尤以〈登黃鶴樓〉一詩最有名,有詩一卷傳世。

    網絡解釋

    崔顥

    崔顥(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唐代詩人。唐玄宗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進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寶中為司勛員外郎。最為人稱道的是他那首《黃鶴樓》,據說李白為之擱筆,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贊嘆。《全唐詩》收錄詩四十二首。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氣勢宏偉,著有《崔顥集》。

    “崔顥”的單字解釋

    】:1.見〖崔巍〗、〖崔嵬〗。2.姓。
    】:白而亮的樣子。

    “崔顥”的相關詞語

    “崔顥”造句

    崔顥灑脫的詩句里流淌出來的千古神韻,讓黃鶴樓巍然屹立在了每一個中國文人的心頭。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唐朝詩人崔顥的詩,使“白云黃鶴”成為人們對江城的印象。

    歷代名人崔顥、孟浩然、李白、王維、陸游等10多人,均先后登臨游賞,吟詩作賦,留下“寒花媚幽石,疏林帶高閣”。

    這首詩是唐朝詩人崔顥所寫的一首五律,整首詩氣象雄渾,意境悲涼,將潼關地勢的險要和山河的壯美描畫地淋漓盡致。

    成為歷史上諸多文人墨客的藏舟之地,無論是崔顥的“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還是李白的“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都成為千古名句。

    他說,歷史上黃鶴樓為何屢毀還能屢建,就是因為黃鶴樓的特殊文化內涵,既有“駕鶴成仙”的傳說,又有崔顥、李白等歷代詩人留下的詩篇,雅俗共賞。

    1985年至1990年,黃鶴樓完成二期擴建,新增20多個景點,新增面積1萬平方米,南樓、崔顥題詩碑、詩牌廊等景點構成文化核心區南區。

    * 崔顥的讀音是:cuī hào,崔顥的意思:崔顥 崔顥(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唐代詩人。唐玄宗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進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寶中為司勛員外郎。最為人稱道的是他那首《黃鶴樓》,據說李白為之擱筆,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贊嘆。《全唐詩》收錄詩四十二首。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氣勢宏偉,著有《崔顥集》。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