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峽路的讀音 峽路的意思

    峽路 唐宋舊有地理名,今四川盆地東部峽江一帶,北宋曾為一級行政區單位。
    • xiá

    “峽路”的讀音

    拼音讀音
    [xiá lù]
    漢字注音:
    ㄒㄧㄚˊ ㄌㄨˋ
    簡繁字形:
    峽路
    是否常用:

    “峽路”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峽谷中的道路或航道。

    網絡解釋

    峽路

    唐宋舊有地理名,今四川盆地東部峽江一帶,北宋曾為一級行政區單位。

    “峽路”的單字解釋

    】:1.兩山夾水的地方(多用于地名):三門峽(在河南)。青銅峽(在寧夏)。長江三峽。2.見〖海峽〗。
    】:1.道路:陸路。水路。大路。同路。2.路程:八千里路。路遙知馬力。3.(路兒)途徑;門路:生路。活路兒。4.條理:理路。思路。筆路。5.地區;方面:南路貨。外路人。各路英雄。6.路線:三路進軍。七路公共汽車。7.種類;等次:這一路人。哪一路病?。頭路貨。紙有好幾路。二三路角色。8.用于隊伍的行列,相當于“排”、“行”:四路縱隊。9.姓。

    “峽路”的相關詞語

    “峽路”造句

    當車經過濰峽路、峽山水庫溢洪閘到了峽山區太保莊街辦某村莊一路段時,該青年便讓孫某停車,此時此地四周無人。

    堅請改鑄一當十大錢,御書錢式,遣詣川峽路諸州冶鑄,所在并為御書錢監;諸州舊貯小鐵錢悉輦送官。

    宋設西川路和峽路,后將西川、峽二路分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一名由此產生。

    l001年,宋將西川路、峽路分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稱川峽四路,以后始有四川之名。

    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為利州、益州二路,分峽路為夔州、梓州二路。

    庚子,孟知祥以武信留后李仁罕為峽路行營招討使,使將水軍東略地。

    德勝門乘919慢、919快、919直快、919大站快路延慶汽車站下,換乘920東路車龍慶峽路口站下,向北走50米。

    辛未,宗侃取渝州,降刺史牟崇厚;癸酉,宗阮拔瀘州,斬刺史馬敬儒,峽路始通。

    在回蘭州的路上,由于天降大雪、路面濕滑,她們所坐的越野車在青海省瑪多縣花石峽路段上沖出路面,翻下路基。

    青銅關是紅74師西去寧陜的必經之地,此地山峰陡峭,谷峽路隘,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 峽路的讀音是:xiá lù,峽路的意思:峽路 唐宋舊有地理名,今四川盆地東部峽江一帶,北宋曾為一級行政區單位。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