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就事論事的讀音 就事論事的意思

    【解釋】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質來評定是非得失。現常指僅從事物的表面現象孤立、靜止、片面地議論。【出處】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詞臣論劾首揆》:“奪情大事,有關綱常,且就事論事,未嘗旁及云。”【示例】世間有所謂“~”的辦法,現在就詩論詩,或者也可以說是無礙的罷。 ◎魯迅《且介亭集文二集·“題未定”草》【近義詞】避實就虛【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 jiù
    • shì
    • lùn
    • shì

    “就事論事”的讀音

    拼音讀音
    [jiù shì lùn shì]
    漢字注音:
    ㄐㄧㄡˋ ㄕˋ ㄌㄨㄣˋ ㄕˋ
    簡繁字形:
    就事論事
    是否常用:

    “就事論事”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就事論事 jiùshì-lùnshì

    [consider sth.as it stands] 依據實情,論其是非

    既可遮攔飾觀,又不費錢,此就事論事之一法也。——《浮生六記》

    辭典解釋

    就事論事  jiù shì lùn shì   ㄐㄧㄡˋ ㄕˋ ㄌㄨㄣˋ ㄕˋ  

    只就事情本身加以評論,而不牽涉到題外。
    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補遺.臺省.臺疏譏謔》:「要條陳,不過就事論事可矣,何必程策?」
    《老殘游記.第一八回》:「兄弟資質甚魯,只好就事論事,細意推求,不敢說無過,但能寡過已經是萬幸了。」

    英語 to discuss sth on its own merits, to judge the matter as it stands

    德語 die Sache selbst beurteilen (V)?, eine Sache an und für sich betrachten (V)?, sich auf die Sache selbst beschr?nken (V)?

    網絡解釋

    【解釋】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質來評定是非得失。現常指僅從事物的表面現象孤立、靜止、片面地議論。

    【出處】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詞臣論劾首揆》:“奪情大事,有關綱常,且就事論事,未嘗旁及云。”

    【示例】世間有所謂“~”的辦法,現在就詩論詩,或者也可以說是無礙的罷。 ◎魯迅《且介亭集文二集·“題未定”草》

    【近義詞】避實就虛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就事論事”的單字解釋

    】:1.湊近;靠近:遷就。避難就易。2.到;開始從事:就位。就業。就寢。就學。就職。3.被;受:就殲。就擒。4.完成;確定:成就。功成名就。生鐵鑄就的,不容易拆掉。5.趁著(當前的便利);借著(有時跟“著”字連用):就便。就近。就手兒。就著燈光看書。6.一邊兒是菜蔬、果品等,一邊兒是主食或酒,兩者搭著吃或喝:花生仁兒就酒。7.表示動作的對象或話題的范圍:他們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就工作經驗來說,他比別人要豐富些。8.表示在很短的時間以內:我就來。您稍等一會兒,飯就好了。9.表示事情發生得早或結束得早:他十五歲就參加革命了。大風早晨就住了。10.表示前后事情緊接著:想起來就說。卸下了行李,我們就到車間去了。11.表示在某種條件或情況下自然怎么樣(前面常用“只要、要是、既然”等或者含有這類意思):只要用功,就能學好。他要是不來,我就去找他。誰愿意去,誰就去。12.表示對比起來數目大,次數多,能力強等:你們兩個小組一共才十個人,我們一個小組就十個人。他三天才來一次,你一天就來三次。這塊大石頭兩個人抬都沒抬起來,他一個人就把它背走了。13.放在兩個相同的成分之間,表示容忍:大點兒就大點兒吧,買下算了。14.僅僅;只:以前就他一個人知道,現在大家都知道了。15.表示加強肯定:我就知道他會來的,今天他果然來了。我就不信我學不會。那就是他的家。幼兒園就在這個胡同里。16.表示假設的讓步,跟“就是”2相同:你就送來,我也不要。
    】:1.事情:國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無事。3.職業:謀事。4.關系;責任:回去吧,沒有你的事了。5.從事:大事宣傳。6.侍奉;伺候:事親。不事王侯。
    】:[lùn]1.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2.衡量;評定。3.編次。4.研究。5.調查。6.推知。7.問,考慮。8.定罪。9.論告;彈劾。10.謂按照某種單位或類別等。11.敘說;說。12.言論;輿論。13.主張;學說;觀點。14.相貌。15.憑藉;倚仗。16.古代的一種氣球。是游戲、運動用具。17.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釋經義、論辯法相的書籍。梵名阿毗達摩,意為“對法”。同經、律合稱“三藏”。20.吐蕃大臣的稱號。又稱論逋。例由貴族擔任。後西藏仍沿用此稱。\\v。21.姓。[lún]1.《論語》的簡稱。2.用在大數目前,表示約數。3.同“”。選擇;選拔。4.同“”。用力揮動。5.同“”。事物的條理、秩序。6.同“”。類。7.同“”。道理。
    】:1.事情:國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無事。3.職業:謀事。4.關系;責任:回去吧,沒有你的事了。5.從事:大事宣傳。6.侍奉;伺候:事親。不事王侯。

    “就事論事”的相關詞語

    * 就事論事的讀音是:jiù shì lùn shì,就事論事的意思:【解釋】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質來評定是非得失。現常指僅從事物的表面現象孤立、靜止、片面地議論。【出處】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詞臣論劾首揆》:“奪情大事,有關綱常,且就事論事,未嘗旁及云。”【示例】世間有所謂“~”的辦法,現在就詩論詩,或者也可以說是無礙的罷。 ◎魯迅《且介亭集文二集·“題未定”草》【近義詞】避實就虛【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