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尌怎么讀 尌的意思

    “尌”字共有2個讀音: [shù]   [zhù]  
    尌
    漢字
    讀音 [shù]
    [zhù]
    注音 ㄕㄨˋ|ㄓㄨˋ
    部首 [寸]  寸字旁
    筆畫 總筆畫:12 部外:9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5C0C
    其它編碼 五筆:fkuf 倉頡:gtdi 鄭碼:bjud 四角:44100
    筆順編碼 121251431124
    筆順筆畫 一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一丨丶
    筆順名稱 橫 豎 橫 豎 橫折 橫 點 撇 提 橫 豎鉤 點

    尌字的意思

    [shù]

    1.古同“”,樹立。

    2.古同“”(a.童仆;b.姓)。

    [zhù]

    古同“”,指馬停步不行。

    尌字的基本解釋

    shù ㄕㄨˋ


    同“”,樹立。 同“”(?童仆;?姓)。

    zhù ㄓㄨˋ


    同“”,指馬停步不行。

    英語 standing (something) up

    德語 aufrecht (Adj)?,errichten (V)?,gründen (V)?,gerade

    尌字的詳細解釋

    尌字的辭典解釋

    尌ㄕㄨˋshù 動

    豎立。《說文解字·壴部》:「尌,立也。」通「樹」。

    姓。如春秋時鄭國有尌拊。

    康熙字典解釋

    尌【寅集上】【寸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常具切《集韻》殊遇切,??音澍。《說文》立也。從壴,從寸持之也。《乾坤鑿度》定風尌信。《註》聖人尌立卦也,卦信風以能相應也。

    又童僕曰尌子。《後漢·??寔傳》耘夫牧尌。

    又姓。《左傳》鄭大夫尌拊。

    又《集韻》?遇切,音住。義同。《集韻》或作侸??。《總要》從寸,諧豈聲。《小篆》作豎,楷作竪。亦通作樹。徐鍇曰:樹之言豎也。《正字通》按樹立,樹藝皆借樹。會植立意,義通。非樹專指木類,樹立樹藝必用尌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尌【卷五】【壴部】

    立也。從壴從寸,持之也。讀若駐。常句切

    說文解字注

    (尌)立也。與人部侸音義同。今字通用樹爲之。樹行而尌廢矣。周禮注多用尌字。從壴。從寸。句。寸、逗。此字補。持之也。寸與又古通用。又者手也。此說從寸之意。壴而復持之則固矣。壴亦聲。讀若駐。常句切。四部。

    * 網站為您提供尌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