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仕郎的讀音 將仕郎的意思
將仕郎 文散官名。隋始置,唐為文官第二十九階,即最低一階,從九品下。唐代自開府至將仕郎,為文散官,共二十九階。見《新唐書·百官志一》。唐宋從九品下為將仕郎,金升為正九品,元升為正八品,明為正九品初授之階。唐韓愈《與于襄陽書》:“將仕郎守國子四門博士韓愈,謹奉書尚書閣下。”宋同。徽宗崇寧二年(1103)用以代軍巡判官。司理、司法、司戶參軍,主簿,縣尉。政和六年(1116)改迪功郎。改定為第三十七階,仍為最低階。南宋于迪功郎下,再增置通仕、登仕、將仕三郎,以奏補未出身官人。金正九品下。元升為正八品。明正九品下。元升為正八品。明為正九品初授之階。金、元、明將仕郎下,尚有登仕佐郎、將仕佐郎兩階。
- 將
- 仕
- 郎
“將仕郎”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āng shì láng]
- 漢字注音:
- ㄐㄧㄤ ㄕˋ ㄌㄤˊ
- 簡繁字形:
- 將仕郎
- 是否常用:
- 否
“將仕郎”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官名。辭典解釋
將仕郎 jiāng shì láng ㄐㄧㄤ ㄕˋ ㄌㄤˊ 職官名。隋置,為散官,從九品文散官,唐宋沿之。金升為正九品,元升為正八品,至明代則為正九品文官階。
網絡解釋
將仕郎
文散官名。隋始置,唐為文官第二十九階,即最低一階,從九品下。唐代自開府至將仕郎,為文散官,共二十九階。見《新唐書·百官志一》。唐宋從九品下為將仕郎,金升為正九品,元升為正八品,明為正九品初授之階。唐韓愈《與于襄陽書》:“將仕郎守國子四門博士韓愈,謹奉書尚書閣下。”宋同。徽宗崇寧二年(1103)用以代軍巡判官。司理、司法、司戶參軍,主簿,縣尉。政和六年(1116)改迪功郎。改定為第三十七階,仍為最低階。南宋于迪功郎下,再增置通仕、登仕、將仕三郎,以奏補未出身官人。金正九品下。元升為正八品。明正九品下。元升為正八品。明為正九品初授之階。金、元、明將仕郎下,尚有登仕佐郎、將仕佐郎兩階。
“將仕郎”的單字解釋
【將】:[jiāng]1.扶助,扶持。2.奉獻。3.供養;奉養。4.行進。5.送行。6.施行。7.遵奉;秉承。8.傳達;表達。9.帶領;攜帶。10.順從;隨從。11.取;拿。12.控制;約束。13.操。指以某種方言說話。14.駕御。參見“將車”。15.逆亂。16.壯;大。17.引申為盛。18.長久。19.美。20.側。21.相當於“為”、“是”。22.當;能。23.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將”或“帥”。參見“將軍”。24.用言語激人:就是有人將他,他還是一聲不響。25.副詞。26.介詞。27.連詞。28.助詞。29.同“漿”。30.同“螿”。31.同“牂”。32.姓。[jiàng]1.將帥;將領。2.喻指在某一領域稱雄者。3.統率,指揮。4.軍銜名。在校級之上。我國目前軍銜制,有上將、中將、少將。
【仕】:舊指做官:出仕。仕宦。
【郎】:[láng]1.古代官名:侍郎。員外郎。2.對某種人的稱呼:貨郎。放牛郎。女郎。3.女子稱丈夫或情人:郎君。情郎。4.舊時稱別人的兒子:大郎。令郎。5.姓。[làng]見〖屎殼郎〗。
“將仕郎”的相關詞語
* 將仕郎的讀音是:jiāng shì láng,將仕郎的意思:將仕郎 文散官名。隋始置,唐為文官第二十九階,即最低一階,從九品下。唐代自開府至將仕郎,為文散官,共二十九階。見《新唐書·百官志一》。唐宋從九品下為將仕郎,金升為正九品,元升為正八品,明為正九品初授之階。唐韓愈《與于襄陽書》:“將仕郎守國子四門博士韓愈,謹奉書尚書閣下。”宋同。徽宗崇寧二年(1103)用以代軍巡判官。司理、司法、司戶參軍,主簿,縣尉。政和六年(1116)改迪功郎。改定為第三十七階,仍為最低階。南宋于迪功郎下,再增置通仕、登仕、將仕三郎,以奏補未出身官人。金正九品下。元升為正八品。明正九品下。元升為正八品。明為正九品初授之階。金、元、明將仕郎下,尚有登仕佐郎、將仕佐郎兩階。
基本解釋
官名。辭典解釋
將仕郎 jiāng shì láng ㄐㄧㄤ ㄕˋ ㄌㄤˊ職官名。隋置,為散官,從九品文散官,唐宋沿之。金升為正九品,元升為正八品,至明代則為正九品文官階。
將仕郎
文散官名。隋始置,唐為文官第二十九階,即最低一階,從九品下。唐代自開府至將仕郎,為文散官,共二十九階。見《新唐書·百官志一》。唐宋從九品下為將仕郎,金升為正九品,元升為正八品,明為正九品初授之階。唐韓愈《與于襄陽書》:“將仕郎守國子四門博士韓愈,謹奉書尚書閣下。”宋同。徽宗崇寧二年(1103)用以代軍巡判官。司理、司法、司戶參軍,主簿,縣尉。政和六年(1116)改迪功郎。改定為第三十七階,仍為最低階。南宋于迪功郎下,再增置通仕、登仕、將仕三郎,以奏補未出身官人。金正九品下。元升為正八品。明正九品下。元升為正八品。明為正九品初授之階。金、元、明將仕郎下,尚有登仕佐郎、將仕佐郎兩階。【將】:[jiāng]1.扶助,扶持。2.奉獻。3.供養;奉養。4.行進。5.送行。6.施行。7.遵奉;秉承。8.傳達;表達。9.帶領;攜帶。10.順從;隨從。11.取;拿。12.控制;約束。13.操。指以某種方言說話。14.駕御。參見“將車”。15.逆亂。16.壯;大。17.引申為盛。18.長久。19.美。20.側。21.相當於“為”、“是”。22.當;能。23.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將”或“帥”。參見“將軍”。24.用言語激人:就是有人將他,他還是一聲不響。25.副詞。26.介詞。27.連詞。28.助詞。29.同“漿”。30.同“螿”。31.同“牂”。32.姓。[jiàng]1.將帥;將領。2.喻指在某一領域稱雄者。3.統率,指揮。4.軍銜名。在校級之上。我國目前軍銜制,有上將、中將、少將。
【仕】:舊指做官:出仕。仕宦。
【郎】:[láng]1.古代官名:侍郎。員外郎。2.對某種人的稱呼:貨郎。放牛郎。女郎。3.女子稱丈夫或情人:郎君。情郎。4.舊時稱別人的兒子:大郎。令郎。5.姓。[làng]見〖屎殼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