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溝的讀音 封鎖溝的意思
封鎖溝 我國抗日戰爭(1937-1945)期間日本侵略軍在華北等地為維護其交通和分割封鎖解放區在解放區與敵占區之間和鐵路公路兩側所挖掘的寬而深的壕溝叫"封鎖溝";挖出來的泥土就用來修成墻叫"封鎖墻"。
- 封
- 鎖
- 溝
“封鎖溝”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ēng suǒ gōu]
- 漢字注音:
- ㄈㄥ ㄙㄨㄛˇ ㄍㄡ
- 簡繁字形:
- 封鎖溝
- 是否常用:
- 否
“封鎖溝”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我國抗日戰爭(1937-1945)期間﹐日本侵略軍在華北等地為維護其交通和分割﹑封鎖解放區﹐在解放區與敵占區之間和鐵路﹑公路兩側所挖掘的寬而深的壕溝﹐叫"封鎖溝";挖出來的泥土就用來修成墻﹐叫"封鎖墻"。
網絡解釋
封鎖溝
我國抗日戰爭(1937-1945)期間日本侵略軍在華北等地為維護其交通和分割封鎖解放區在解放區與敵占區之間和鐵路公路兩側所挖掘的寬而深的壕溝叫"封鎖溝";挖出來的泥土就用來修成墻叫"封鎖墻"。
“封鎖溝”的單字解釋
【封】:1.古時帝王把爵位(有時連土地)或稱號賜給臣子:封王。分封諸侯。2.姓。3.封閉:查封。封河。大雪封山。封住瓶口。把信封起來。4.(封兒)封起來的或用來封東西的紙包或紙袋:賞封。信封。5.用于封起來的東西:一封信。一封銀子。
【鎖】:1.安在門窗、器物等的開合處或連接處,使人不能隨便打開的金屬器具,要用鑰匙、密碼、磁卡等才能打開。2.用鎖把門窗、器物等的開合處關住或拴住:鎖門。把箱子鎖上。雙眉深鎖。愁眉鎖眼。3.形狀像鎖的東西:石鎖。4.鎖鏈:枷鎖。5.縫紉方法,用于衣物邊緣或扣眼兒上,針腳很密,線斜交或鉤連:鎖邊。鎖眼兒。6.姓。
【溝】:1.人工挖掘的水道或工事:暗溝。交通溝。2.(溝兒)淺槽;和溝類似的洼處:地面上軋了一道溝。瓦溝里流下水來。3.(溝兒)一般的水道:山溝。小河溝兒。
“封鎖溝”的相關詞語
“封鎖溝”造句
當我穿越冀中平原時,看見碉堡林立,封鎖溝墻縱橫交錯,簡直令人難以相信中國抗日武裝還能立足其中。
為了應對八路軍的游擊戰,日軍就在華北修了大量的封鎖溝,封鎖墻,再設立碉堡、修公路,把八路軍活動的區域切成一個一個的小塊。
它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輔以封鎖溝、墻,對抗日根據地軍民實行網狀壓縮包圍。
戰士們經常要做的工作就是把敵人挖的封鎖溝填平,讓老百姓送糧馬車順利通過。
一天夜里,我們5個武工隊員掩護抗戰干部回冀中,在封鎖溝里遇到敵人,我掏出槍一下撂倒問話的敵人,后又詐喊把機槍調過來,敵人一下嚇跑了。
八路軍共殲滅日偽軍1500余人,平毀公路、封鎖溝50余公里。
在平原地區,日軍推行“囚籠政策”,大建據點、封鎖溝、封鎖墻等設施,分割、孤立乃至蠶食根據地。
幾個小伙伴晚上就偷偷跑到封鎖溝旁探照燈照不到的地方,有時候放幾個麻雷子,有時候就吹哨子,鬼子不知道什么情況,就在炮樓里胡亂放槍。
挖封鎖溝是日軍強迫勞工的主要奴役之一。
日軍到處建據點、修炮樓、挖封鎖溝、建封鎖墻,形成了“抬頭見崗樓,低頭邁溝墻”的局面。
* 封鎖溝的讀音是:fēng suǒ gōu,封鎖溝的意思:封鎖溝 我國抗日戰爭(1937-1945)期間日本侵略軍在華北等地為維護其交通和分割封鎖解放區在解放區與敵占區之間和鐵路公路兩側所挖掘的寬而深的壕溝叫"封鎖溝";挖出來的泥土就用來修成墻叫"封鎖墻"。
基本解釋
我國抗日戰爭(1937-1945)期間﹐日本侵略軍在華北等地為維護其交通和分割﹑封鎖解放區﹐在解放區與敵占區之間和鐵路﹑公路兩側所挖掘的寬而深的壕溝﹐叫"封鎖溝";挖出來的泥土就用來修成墻﹐叫"封鎖墻"。封鎖溝
我國抗日戰爭(1937-1945)期間日本侵略軍在華北等地為維護其交通和分割封鎖解放區在解放區與敵占區之間和鐵路公路兩側所挖掘的寬而深的壕溝叫"封鎖溝";挖出來的泥土就用來修成墻叫"封鎖墻"。【封】:1.古時帝王把爵位(有時連土地)或稱號賜給臣子:封王。分封諸侯。2.姓。3.封閉:查封。封河。大雪封山。封住瓶口。把信封起來。4.(封兒)封起來的或用來封東西的紙包或紙袋:賞封。信封。5.用于封起來的東西:一封信。一封銀子。
【鎖】:1.安在門窗、器物等的開合處或連接處,使人不能隨便打開的金屬器具,要用鑰匙、密碼、磁卡等才能打開。2.用鎖把門窗、器物等的開合處關住或拴住:鎖門。把箱子鎖上。雙眉深鎖。愁眉鎖眼。3.形狀像鎖的東西:石鎖。4.鎖鏈:枷鎖。5.縫紉方法,用于衣物邊緣或扣眼兒上,針腳很密,線斜交或鉤連:鎖邊。鎖眼兒。6.姓。
【溝】:1.人工挖掘的水道或工事:暗溝。交通溝。2.(溝兒)淺槽;和溝類似的洼處:地面上軋了一道溝。瓦溝里流下水來。3.(溝兒)一般的水道:山溝。小河溝兒。
當我穿越冀中平原時,看見碉堡林立,封鎖溝墻縱橫交錯,簡直令人難以相信中國抗日武裝還能立足其中。
為了應對八路軍的游擊戰,日軍就在華北修了大量的封鎖溝,封鎖墻,再設立碉堡、修公路,把八路軍活動的區域切成一個一個的小塊。
它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輔以封鎖溝、墻,對抗日根據地軍民實行網狀壓縮包圍。
戰士們經常要做的工作就是把敵人挖的封鎖溝填平,讓老百姓送糧馬車順利通過。
一天夜里,我們5個武工隊員掩護抗戰干部回冀中,在封鎖溝里遇到敵人,我掏出槍一下撂倒問話的敵人,后又詐喊把機槍調過來,敵人一下嚇跑了。
八路軍共殲滅日偽軍1500余人,平毀公路、封鎖溝50余公里。
在平原地區,日軍推行“囚籠政策”,大建據點、封鎖溝、封鎖墻等設施,分割、孤立乃至蠶食根據地。
幾個小伙伴晚上就偷偷跑到封鎖溝旁探照燈照不到的地方,有時候放幾個麻雷子,有時候就吹哨子,鬼子不知道什么情況,就在炮樓里胡亂放槍。
挖封鎖溝是日軍強迫勞工的主要奴役之一。
日軍到處建據點、修炮樓、挖封鎖溝、建封鎖墻,形成了“抬頭見崗樓,低頭邁溝墻”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