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源局的讀音 寶源局的意思
寶源局 寶源局是明清鑄造錢幣的機構。元順帝至正二十四年 (1364年),朱元璋政權于江西行省設貨泉局。不久各行省相繼設立。后改名為寶泉局。明洪武十三年 (1380年) 鑄錢之事屬工部。二十六年(1393年) 罷各省寶泉局。天啟二年 (1622年),戶部設立寶泉局,工部鑄的錢于是減少。清順治元年(1644年) 戶部在北京設寶泉局,宣統二年 (1910年) 裁撤。
- 寶
- 源
- 局
“寶源局”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ǎo yuán jú]
- 漢字注音:
- ㄅㄠˇ ㄩㄢˊ ㄐㄩˊ
- 簡繁字形:
- 寶源局
- 是否常用:
- 否
“寶源局”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明清時管理鑄造錢幣的官署。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于應天府設寶源局,掌管鑄錢之事。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各行省設寶泉局,與寶源局同鑄"洪武通寶"錢,并禁止私人鑄錢。清承其制,以寶泉局屬戶部,寶源局屬工部。參閱《續文獻通考.錢幣五》。 辭典解釋
寶源局 bǎo yuán jú ㄅㄠˇ ㄩㄢˊ ㄐㄩˊ 明、清時掌管鑄錢的機構。朱元璋于元末至正二十一年(西元1361)?,首設于應天府。
網絡解釋
寶源局
寶源局是明清鑄造錢幣的機構。元順帝至正二十四年 (1364年),朱元璋政權于江西行省設貨泉局。不久各行省相繼設立。后改名為寶泉局。明洪武十三年 (1380年) 鑄錢之事屬工部。二十六年(1393年) 罷各省寶泉局。天啟二年 (1622年),戶部設立寶泉局,工部鑄的錢于是減少。清順治元年(1644年) 戶部在北京設寶泉局,宣統二年 (1910年) 裁撤。
“寶源局”的單字解釋
【寶】:1.珍貴的東西:國寶。獻寶。糧食是寶中之寶。2.珍貴的:寶刀。寶劍。寶石。寶物。3.舊時的一種賭具,方形,多用牛角制成,上有指示方向的記號。見〖壓寶〗。4.敬辭,用于稱對方的家眷、鋪子等:寶眷。寶號。寶剎。5.姓。
【源】:1.水流起頭的地方:河源。泉源。發源。源遠流長。飲水思源。2.來源:貨源。資源。病源。3.姓。
【局】:1.棋盤:棋局。2.棋類等比賽:開局。對局。當局者迷。3.棋類等比賽的形勢或結局:勝局。平局。和局。4.下棋或其他比賽一次叫一局:下了一局棋。5.形勢;情況;處境:結局。戰局。顧全大局。6.人的器量:局量。局度。7.稱某些聚會:飯局。賭局。8.圈套:騙局。9.拘束:局促。局限。10.姓。11.某些商店的名稱:書局。
“寶源局”的相關詞語
* 寶源局的讀音是:bǎo yuán jú,寶源局的意思:寶源局 寶源局是明清鑄造錢幣的機構。元順帝至正二十四年 (1364年),朱元璋政權于江西行省設貨泉局。不久各行省相繼設立。后改名為寶泉局。明洪武十三年 (1380年) 鑄錢之事屬工部。二十六年(1393年) 罷各省寶泉局。天啟二年 (1622年),戶部設立寶泉局,工部鑄的錢于是減少。清順治元年(1644年) 戶部在北京設寶泉局,宣統二年 (1910年) 裁撤。
基本解釋
明清時管理鑄造錢幣的官署。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于應天府設寶源局,掌管鑄錢之事。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各行省設寶泉局,與寶源局同鑄"洪武通寶"錢,并禁止私人鑄錢。清承其制,以寶泉局屬戶部,寶源局屬工部。參閱《續文獻通考.錢幣五》。辭典解釋
寶源局 bǎo yuán jú ㄅㄠˇ ㄩㄢˊ ㄐㄩˊ明、清時掌管鑄錢的機構。朱元璋于元末至正二十一年(西元1361)?,首設于應天府。
寶源局
寶源局是明清鑄造錢幣的機構。元順帝至正二十四年 (1364年),朱元璋政權于江西行省設貨泉局。不久各行省相繼設立。后改名為寶泉局。明洪武十三年 (1380年) 鑄錢之事屬工部。二十六年(1393年) 罷各省寶泉局。天啟二年 (1622年),戶部設立寶泉局,工部鑄的錢于是減少。清順治元年(1644年) 戶部在北京設寶泉局,宣統二年 (1910年) 裁撤。【寶】:1.珍貴的東西:國寶。獻寶。糧食是寶中之寶。2.珍貴的:寶刀。寶劍。寶石。寶物。3.舊時的一種賭具,方形,多用牛角制成,上有指示方向的記號。見〖壓寶〗。4.敬辭,用于稱對方的家眷、鋪子等:寶眷。寶號。寶剎。5.姓。
【源】:1.水流起頭的地方:河源。泉源。發源。源遠流長。飲水思源。2.來源:貨源。資源。病源。3.姓。
【局】:1.棋盤:棋局。2.棋類等比賽:開局。對局。當局者迷。3.棋類等比賽的形勢或結局:勝局。平局。和局。4.下棋或其他比賽一次叫一局:下了一局棋。5.形勢;情況;處境:結局。戰局。顧全大局。6.人的器量:局量。局度。7.稱某些聚會:飯局。賭局。8.圈套:騙局。9.拘束:局促。局限。10.姓。11.某些商店的名稱: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