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克的讀音 宋克的意思
宋克 (明代書法家)宋克(1327―1387)字仲溫,一字克溫,自號南宮生,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是明代初期聞名于書壇的書法家“三宋二沈”之一。與高啟等稱十友,詩稱十才子。 洪武初為鳳翔同知。素工草隸深得鐘、王之法,筆精墨妙,風度翩翩。并工寫竹,雖寸岡尺塹,而千篁萬玉,雨疊煙生,蕭然無塵俗之氣。嘗作雞棲石業條一幅,題語有“藝成不覺自斂手”之句,謂不可復得也。書學急就章,故寫竹能妙。嘗于試院牘尾用朱筆掃竹,張伯雨有“偶見一枝紅石竹”之句,人遂以為朱竹自宋克始。卒年六十一。宋克的書法,在明代頗享盛名,與當時擅長書法的宋璲、宋廣合稱三宋。
- 宋
- 克
“宋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òng kè]
- 漢字注音:
- ㄙㄨㄥˋ ㄎㄜ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宋克”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宋克 sòng kè ㄙㄨㄥˋ ㄎㄜˋ 人名。(西元1327~1387)?字仲溫,號南宮生,明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官至鳳翔同知。以書法名家,擅章草,氣韻雋秀,作風擺脫趙孟?范疇,影響一時。
網絡解釋
宋克 (明代書法家)
宋克(1327―1387)字仲溫,一字克溫,自號南宮生,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是明代初期聞名于書壇的書法家“三宋二沈”之一。與高啟等稱十友,詩稱十才子。
洪武初為鳳翔同知。素工草隸深得鐘、王之法,筆精墨妙,風度翩翩。并工寫竹,雖寸岡尺塹,而千篁萬玉,雨疊煙生,蕭然無塵俗之氣。嘗作雞棲石業條一幅,題語有“藝成不覺自斂手”之句,謂不可復得也。書學急就章,故寫竹能妙。嘗于試院牘尾用朱筆掃竹,張伯雨有“偶見一枝紅石竹”之句,人遂以為朱竹自宋克始。卒年六十一。宋克的書法,在明代頗享盛名,與當時擅長書法的宋璲、宋廣合稱三宋。
“宋克”的單字解釋
【宋】:1.周朝國名(前11世紀中葉—前286)。在今河南商丘一帶。為齊所滅。2.朝代名。1.南朝之一(420—479)。劉裕滅東晉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宋,史稱劉宋。為南齊所滅。2.(960—1279)趙匡胤滅五代后周建立。建都汴梁(今河南開封),國號宋,史稱北宋。1127年4月為金所滅。5月趙構重建政權,建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1279年為元所滅。北宋、南宋合稱兩宋。3.響度單位。一毫宋約相當于人耳剛能聽到的聲音響度。舊寫作??。
【克】:1.能:克勤克儉。不克分身。2.克服;克制:克己。以柔克剛。3.攻下據點;戰勝:克復。克敵。攻必克。4.消化:克食。克化。5.姓。6.嚴格限定(期限):克期。克日。7.質量或重量單位,符號g。1克等于1千克(公斤)的千分之一。[法gramme]8.藏族地區容量單位,1克青稞約重25市斤。9.藏族地區地積單位,播種1克(約25市斤)種子的土地稱為1克地,1克約合1市畝。“剋(尅)”
“宋克”的相關詞語
* 宋克的讀音是:sòng kè,宋克的意思:宋克 (明代書法家)宋克(1327―1387)字仲溫,一字克溫,自號南宮生,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是明代初期聞名于書壇的書法家“三宋二沈”之一。與高啟等稱十友,詩稱十才子。 洪武初為鳳翔同知。素工草隸深得鐘、王之法,筆精墨妙,風度翩翩。并工寫竹,雖寸岡尺塹,而千篁萬玉,雨疊煙生,蕭然無塵俗之氣。嘗作雞棲石業條一幅,題語有“藝成不覺自斂手”之句,謂不可復得也。書學急就章,故寫竹能妙。嘗于試院牘尾用朱筆掃竹,張伯雨有“偶見一枝紅石竹”之句,人遂以為朱竹自宋克始。卒年六十一。宋克的書法,在明代頗享盛名,與當時擅長書法的宋璲、宋廣合稱三宋。
辭典解釋
宋克 sòng kè ㄙㄨㄥˋ ㄎㄜˋ人名。(西元1327~1387)?字仲溫,號南宮生,明長洲(今江蘇吳縣)?人。官至鳳翔同知。以書法名家,擅章草,氣韻雋秀,作風擺脫趙孟?范疇,影響一時。
宋克 (明代書法家)
宋克(1327―1387)字仲溫,一字克溫,自號南宮生,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是明代初期聞名于書壇的書法家“三宋二沈”之一。與高啟等稱十友,詩稱十才子。洪武初為鳳翔同知。素工草隸深得鐘、王之法,筆精墨妙,風度翩翩。并工寫竹,雖寸岡尺塹,而千篁萬玉,雨疊煙生,蕭然無塵俗之氣。嘗作雞棲石業條一幅,題語有“藝成不覺自斂手”之句,謂不可復得也。書學急就章,故寫竹能妙。嘗于試院牘尾用朱筆掃竹,張伯雨有“偶見一枝紅石竹”之句,人遂以為朱竹自宋克始。卒年六十一。宋克的書法,在明代頗享盛名,與當時擅長書法的宋璲、宋廣合稱三宋。
【宋】:1.周朝國名(前11世紀中葉—前286)。在今河南商丘一帶。為齊所滅。2.朝代名。1.南朝之一(420—479)。劉裕滅東晉后建立。建都建康(今南京),國號宋,史稱劉宋。為南齊所滅。2.(960—1279)趙匡胤滅五代后周建立。建都汴梁(今河南開封),國號宋,史稱北宋。1127年4月為金所滅。5月趙構重建政權,建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1279年為元所滅。北宋、南宋合稱兩宋。3.響度單位。一毫宋約相當于人耳剛能聽到的聲音響度。舊寫作??。
【克】:1.能:克勤克儉。不克分身。2.克服;克制:克己。以柔克剛。3.攻下據點;戰勝:克復。克敵。攻必克。4.消化:克食。克化。5.姓。6.嚴格限定(期限):克期。克日。7.質量或重量單位,符號g。1克等于1千克(公斤)的千分之一。[法gramme]8.藏族地區容量單位,1克青稞約重25市斤。9.藏族地區地積單位,播種1克(約25市斤)種子的土地稱為1克地,1克約合1市畝。“剋(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