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孔雀王朝的讀音 孔雀王朝的意思

    孔雀王朝 (印度歷史上的王朝)孔雀王朝(約公元前324年-約前188年)是古印度摩揭陀國著名的奴隸制王朝,因其創建者旃陀羅笈多出身于一個飼養孔雀的家族而得名。 月護王趕走了希臘人在旁遮普的殘余力量,逐漸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區。月護王在位后期擊退了塞琉古帝國的入侵,并獲得對阿富汗的統治權。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疆域廣闊,政權強大,佛教興盛并開始向外傳播。阿育王死后,他的兒子據地獨立,原來在帝國內處于半獨立狀態的安度羅也在南部宣布獨立。孔雀王朝在恒河流域繼續維持統治約50年。 約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末王被大臣普沙密多羅·巽伽所殺,孔雀帝國正式結束,該王朝是第一個基本統一印度的政權。
    • kǒng
    • què
    • wáng
    • cháo

    “孔雀王朝”的讀音

    拼音讀音
    [kǒng què wáng cháo]
    漢字注音:
    ㄎㄨㄥˇ ㄑㄩㄝˋ ㄨㄤˊ ㄔㄠˊ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孔雀王朝”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孔雀王朝  kǒng què wáng cháo  ㄎㄨㄥˇ ㄑㄩㄝˋ ㄨㄤˊ ㄔㄠˊ  

    古印度旃陀羅及多于西元前三一七年所建立的王朝。他趕走外族部隊,統一印度北部,建立一個專制集權國家。傳至阿育王,完成統一大業。死后,帝國便逐漸衰亡。

    英語 Maurya Dynasty of India (322-185 BC)?

    德語 Maurya (Gesch)?

    網絡解釋

    孔雀王朝 (印度歷史上的王朝)

    孔雀王朝(約公元前324年-約前188年)是古印度摩揭陀國著名的奴隸制王朝,因其創建者旃陀羅笈多出身于一個飼養孔雀的家族而得名。
    月護王趕走了希臘人在旁遮普的殘余力量,逐漸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區。月護王在位后期擊退了塞琉古帝國的入侵,并獲得對阿富汗的統治權。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疆域廣闊,政權強大,佛教興盛并開始向外傳播。阿育王死后,他的兒子據地獨立,原來在帝國內處于半獨立狀態的安度羅也在南部宣布獨立。孔雀王朝在恒河流域繼續維持統治約50年。
    約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末王被大臣普沙密多羅·巽伽所殺,孔雀帝國正式結束,該王朝是第一個基本統一印度的政權。

    “孔雀王朝”的單字解釋

    】:1.洞;窟窿:九孔橋。鼻孔。2.通達:孔道。3.文言副詞。很:孔急。4.量詞。用于窯洞:一孔土窯。
    】:[què]鳥類的一科。體形較小,喙圓錐狀。有的善鳴叫。泛指小鳥。也特指麻雀。[qiǎo]義同“雀(què)”。用于“家雀兒”“雀盲眼(夜盲)”。[qiāo]〔雀子〕雀(què)斑。
    】:[wáng]1.君主;最高統治者:君王。國王。女王。2.封建社會的最高爵位:王爵。親王。王侯。3.首領;頭目:占山為王。擒賊先擒王。4.同類中居首位的或特別大的:蜂王。蟻王。王蛇。花中之王。5.輩分高:王父(祖父)。王母(祖母)。6.最強的:王水。王牌。7.姓。[wàng]古代稱君主有天下:王天下。
    】:[cháo]1.朝廷(跟“野”相對):上朝。在朝黨(執政黨)。2.朝代:唐朝。改朝換代。3.指一個君主的統治時期:康熙朝。4.朝見;朝拜:朝覲。朝頂。5.面對著;向:臉朝里。坐東朝西。6.表示動作的方向:朝南開門。朝學校走去。7.姓。[zhāo]1.早晨:朝陽。一朝一夕。朝令夕改。2.日;天:今朝。一朝有事也好有個照應。

    “孔雀王朝”的相關詞語

    * 孔雀王朝的讀音是:kǒng què wáng cháo,孔雀王朝的意思:孔雀王朝 (印度歷史上的王朝)孔雀王朝(約公元前324年-約前188年)是古印度摩揭陀國著名的奴隸制王朝,因其創建者旃陀羅笈多出身于一個飼養孔雀的家族而得名。 月護王趕走了希臘人在旁遮普的殘余力量,逐漸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區。月護王在位后期擊退了塞琉古帝國的入侵,并獲得對阿富汗的統治權。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統治時期疆域廣闊,政權強大,佛教興盛并開始向外傳播。阿育王死后,他的兒子據地獨立,原來在帝國內處于半獨立狀態的安度羅也在南部宣布獨立。孔雀王朝在恒河流域繼續維持統治約50年。 約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末王被大臣普沙密多羅·巽伽所殺,孔雀帝國正式結束,該王朝是第一個基本統一印度的政權。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