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的讀音 奏折的意思
奏折 奏折是重要官文書之一,也稱折子、奏帖或折奏。它始用于清朝順治年間,以后普遍采用,康熙年間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廢止,歷時兩百余年。
- 奏
- 折
“奏折”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òu zhé]
- 漢字注音:
- ㄗㄡˋ ㄓㄜˊ
- 簡繁字形:
- 奏摺
- 是否常用:
- 是
“奏折”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奏折 zòuzhé
[memorial to the throne(as written on paper folded in accordion form)] 寫奏章的折子
辭典解釋
奏折 zòu zhé ㄗㄡˋ ㄓㄜˊ 古代臣子對君主上書時用來繕寫奏章的折本。《花月痕.第三七回》:「經略笑道:『喜事重重!』便向折匣中取出一本奏折,交付荷生。」也作「奏折」。
網絡解釋
奏折
奏折是重要官文書之一,也稱折子、奏帖或折奏。它始用于清朝順治年間,以后普遍采用,康熙年間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廢止,歷時兩百余年。
“奏折”的單字解釋
【奏】:1.演奏:獨奏。合奏。伴奏。奏國歌。2.發生;取得(功效等):奏效。大奏奇功。3.臣子對帝王陳述意見或說明事情:啟奏。奏議。奏上一本。4.姓。
【折】:[shé]1.斷(多用于長條形的東西):樹枝折了。桌子腿撞折了。2.虧損:折本兒。折耗。3.姓。[zhé]1.斷;弄斷:骨折。把樹枝折斷了。2.損失:損兵折將。3.彎;彎曲:曲折。百折不撓。4.回轉;轉變方向:轉折。剛走出大門又折了回來。5.折服:心折。6.折合;抵換:折價。折賬。折變。7.買賣貨物時,照標價減去一個數目,減到原標價的十分之幾叫做幾折或幾扣,例如標價一元的減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減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對折。打九折。8.元雜劇每一個劇本分為四折,一折相當于后來的一場。9.漢字中有曲折的筆畫,形狀有“乛乚?乙”等。10.姓。11.折疊:折扇。折尺。她把信折好,裝在信封里。12.折子:奏折。存折兒。[zhē]1.翻轉:折跟頭。2.倒(dào)過來倒過去:水太熱,用兩個碗折一折就涼了。
“奏折”的相關詞語
“奏折”造句
盛昱甚至在嚴劾崇厚的奏折上,彰明較著地指出,沈桂芬應該聯帶負責。
拉些并不了解事實真相的學者在自己設計好的"奏折"上簽字畫押,正是色厲內荏的一種表現。
在奏折里,錫良奏請朝廷批準川人自籌資金修建川漢鐵路。
因而即便是寫奏折,古人也盡可能地寫得文采斐然。
話說錢欽使奏折到京,太后瞧了,心中也很感動,立召軍機各大臣,商議了一回,如何能夠損上益下,如何能夠轉弱為強。
奏折遞上去之前,蔣式瑆閉門數日,寫好奏折后,他投筆于地,感慨萬千地說自己將遭受不測,為了避免連累親友,從此閉門謝客。
這份奏折由旅日愛國華僑富商蔡智堪通過日本政壇元老派代表人物宮內大臣牧野仲顯幫助,描摹在碳酸紙上帶出皇宮,翻譯并呈報張學良,最終遞交南京政府。
楊堅手里的毛筆一抖,手下的奏折被滴上了好大的一個墨點,手忙腳亂的拿了手邊的絹子擦擦干。
奏折雖然留中不發,但本已經是驚弓之鳥的各種學堂,聞信之后,或改換門庭,或關門大吉。
展出的80多份輿圖,銅版畫,故宮奏折,老照片,海戰示意圖,法軍統帥孤拔傳記等,形象再現中法戰爭的馬尾之戰與長門之役。
* 奏折的讀音是:zòu zhé,奏折的意思:奏折 奏折是重要官文書之一,也稱折子、奏帖或折奏。它始用于清朝順治年間,以后普遍采用,康熙年間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廢止,歷時兩百余年。
基本解釋
奏折 zòuzhé
[memorial to the throne(as written on paper folded in accordion form)] 寫奏章的折子
辭典解釋
奏折 zòu zhé ㄗㄡˋ ㄓㄜˊ古代臣子對君主上書時用來繕寫奏章的折本。《花月痕.第三七回》:「經略笑道:『喜事重重!』便向折匣中取出一本奏折,交付荷生。」也作「奏折」。
奏折
奏折是重要官文書之一,也稱折子、奏帖或折奏。它始用于清朝順治年間,以后普遍采用,康熙年間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廢止,歷時兩百余年。
【奏】:1.演奏:獨奏。合奏。伴奏。奏國歌。2.發生;取得(功效等):奏效。大奏奇功。3.臣子對帝王陳述意見或說明事情:啟奏。奏議。奏上一本。4.姓。
【折】:[shé]1.斷(多用于長條形的東西):樹枝折了。桌子腿撞折了。2.虧損:折本兒。折耗。3.姓。[zhé]1.斷;弄斷:骨折。把樹枝折斷了。2.損失:損兵折將。3.彎;彎曲:曲折。百折不撓。4.回轉;轉變方向:轉折。剛走出大門又折了回來。5.折服:心折。6.折合;抵換:折價。折賬。折變。7.買賣貨物時,照標價減去一個數目,減到原標價的十分之幾叫做幾折或幾扣,例如標價一元的減到九角叫做九折或九扣,減到七角五分叫做七五折或七五扣:對折。打九折。8.元雜劇每一個劇本分為四折,一折相當于后來的一場。9.漢字中有曲折的筆畫,形狀有“乛乚?乙”等。10.姓。11.折疊:折扇。折尺。她把信折好,裝在信封里。12.折子:奏折。存折兒。[zhē]1.翻轉:折跟頭。2.倒(dào)過來倒過去:水太熱,用兩個碗折一折就涼了。
盛昱甚至在嚴劾崇厚的奏折上,彰明較著地指出,沈桂芬應該聯帶負責。
拉些并不了解事實真相的學者在自己設計好的"奏折"上簽字畫押,正是色厲內荏的一種表現。
在奏折里,錫良奏請朝廷批準川人自籌資金修建川漢鐵路。
因而即便是寫奏折,古人也盡可能地寫得文采斐然。
話說錢欽使奏折到京,太后瞧了,心中也很感動,立召軍機各大臣,商議了一回,如何能夠損上益下,如何能夠轉弱為強。
奏折遞上去之前,蔣式瑆閉門數日,寫好奏折后,他投筆于地,感慨萬千地說自己將遭受不測,為了避免連累親友,從此閉門謝客。
這份奏折由旅日愛國華僑富商蔡智堪通過日本政壇元老派代表人物宮內大臣牧野仲顯幫助,描摹在碳酸紙上帶出皇宮,翻譯并呈報張學良,最終遞交南京政府。
楊堅手里的毛筆一抖,手下的奏折被滴上了好大的一個墨點,手忙腳亂的拿了手邊的絹子擦擦干。
奏折雖然留中不發,但本已經是驚弓之鳥的各種學堂,聞信之后,或改換門庭,或關門大吉。
展出的80多份輿圖,銅版畫,故宮奏折,老照片,海戰示意圖,法軍統帥孤拔傳記等,形象再現中法戰爭的馬尾之戰與長門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