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哈魚的讀音 大麻哈魚的意思
大麻哈魚 (動物)大麻哈魚,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 1792),鮭科太平洋鮭屬的一種魚類。系世界名貴經濟魚類,為我國黑龍江及其支流烏蘇里江、綏芬河和圖們江的特產,在黑龍江漁業中占有重要的經濟地位。現今大麻哈魚的世界資源儲量呈下降趨勢。 大麻哈魚類也稱太平洋蛙魚,屬鮭科魚類,是鮭魚的一種,是著名的冷水性溯河產卵洄游魚類。它們出生在江河淡水中,卻在太平洋的海水中長大。每年秋季,在我國黑龍江、烏蘇里江和圖們江可以見到這些大馬哈魚。大馬哈魚是肉食性魚類,它們的本性兇猛,到大海后以捕食其他魚類為生。而在幼魚期則以水中的底棲生物的水生昆蟲為食。大馬哈魚可以長到6公斤多重,它們是珍貴的經濟魚類,深受人們的喜愛,其卵也是著名的水產品,營養價值很高。素以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著稱于世,歷來被人們視為名貴魚類。中國黑龍江省撫遠市的黑龍江畔盛產大馬哈魚,是“大馬哈魚之鄉”。中文學名“大馬哈”魚,來自于黑龍江省的赫哲語的音譯。
- 大
- 麻
- 哈
- 魚
“大麻哈魚”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à má hā yú]
- 漢字注音:
- ㄉㄚˋ ㄇㄚˊ ㄏㄚ ㄩˊ
- 簡繁字形:
- 大麻哈魚
- 是否常用:
- 否
“大麻哈魚”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見"大馬哈魚"。
網絡解釋
大麻哈魚 (動物)
大麻哈魚,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 1792),鮭科太平洋鮭屬的一種魚類。系世界名貴經濟魚類,為我國黑龍江及其支流烏蘇里江、綏芬河和圖們江的特產,在黑龍江漁業中占有重要的經濟地位。現今大麻哈魚的世界資源儲量呈下降趨勢。
大麻哈魚類也稱太平洋蛙魚,屬鮭科魚類,是鮭魚的一種,是著名的冷水性溯河產卵洄游魚類。它們出生在江河淡水中,卻在太平洋的海水中長大。每年秋季,在我國黑龍江、烏蘇里江和圖們江可以見到這些大馬哈魚。大馬哈魚是肉食性魚類,它們的本性兇猛,到大海后以捕食其他魚類為生。而在幼魚期則以水中的底棲生物的水生昆蟲為食。大馬哈魚可以長到6公斤多重,它們是珍貴的經濟魚類,深受人們的喜愛,其卵也是著名的水產品,營養價值很高。素以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著稱于世,歷來被人們視為名貴魚類。中國黑龍江省撫遠市的黑龍江畔盛產大馬哈魚,是“大馬哈魚之鄉”。中文學名“大馬哈”魚,來自于黑龍江省的赫哲語的音譯。
“大麻哈魚”的單字解釋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麻】:1.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大麻”、“苧麻”、“苘麻”、“亞麻”等。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可制繩索、織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繩。麻紡。2.指“芝麻”:麻醬。麻油。3.像腿、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腳麻了。4.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引申為思想不敏銳: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麻子。6.帶細碎斑點的:麻雀。麻蠅。7.喻紛亂:麻亂。麻沸。8.姓。
【哈】:[hā]1.張口呼氣:哈氣。2.擬聲詞。笑聲:哈哈大笑。3.嘆詞。表示滿意:哈!試驗成功了。4.稍微彎著(腰):哈腰。[hǎ]姓。[hà]〔哈士蟆〕滿語音譯詞。也譯作哈什螞。兩棲動物。蛙的一種。體長6—7厘米,背面土黃色,有黃色和紅色斑點。分布于中國東北、西北等地。干燥體和雌蛙輸卵管的干制品,中醫用作養陰藥。
【魚】:同“魚”。
“大麻哈魚”的相關詞語
* 大麻哈魚的讀音是:dà má hā yú,大麻哈魚的意思:大麻哈魚 (動物)大麻哈魚,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 1792),鮭科太平洋鮭屬的一種魚類。系世界名貴經濟魚類,為我國黑龍江及其支流烏蘇里江、綏芬河和圖們江的特產,在黑龍江漁業中占有重要的經濟地位。現今大麻哈魚的世界資源儲量呈下降趨勢。 大麻哈魚類也稱太平洋蛙魚,屬鮭科魚類,是鮭魚的一種,是著名的冷水性溯河產卵洄游魚類。它們出生在江河淡水中,卻在太平洋的海水中長大。每年秋季,在我國黑龍江、烏蘇里江和圖們江可以見到這些大馬哈魚。大馬哈魚是肉食性魚類,它們的本性兇猛,到大海后以捕食其他魚類為生。而在幼魚期則以水中的底棲生物的水生昆蟲為食。大馬哈魚可以長到6公斤多重,它們是珍貴的經濟魚類,深受人們的喜愛,其卵也是著名的水產品,營養價值很高。素以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著稱于世,歷來被人們視為名貴魚類。中國黑龍江省撫遠市的黑龍江畔盛產大馬哈魚,是“大馬哈魚之鄉”。中文學名“大馬哈”魚,來自于黑龍江省的赫哲語的音譯。
基本解釋
見"大馬哈魚"。大麻哈魚 (動物)
大麻哈魚,Oncorhynchus keta (Walbaum, 1792),鮭科太平洋鮭屬的一種魚類。系世界名貴經濟魚類,為我國黑龍江及其支流烏蘇里江、綏芬河和圖們江的特產,在黑龍江漁業中占有重要的經濟地位。現今大麻哈魚的世界資源儲量呈下降趨勢。大麻哈魚類也稱太平洋蛙魚,屬鮭科魚類,是鮭魚的一種,是著名的冷水性溯河產卵洄游魚類。它們出生在江河淡水中,卻在太平洋的海水中長大。每年秋季,在我國黑龍江、烏蘇里江和圖們江可以見到這些大馬哈魚。大馬哈魚是肉食性魚類,它們的本性兇猛,到大海后以捕食其他魚類為生。而在幼魚期則以水中的底棲生物的水生昆蟲為食。大馬哈魚可以長到6公斤多重,它們是珍貴的經濟魚類,深受人們的喜愛,其卵也是著名的水產品,營養價值很高。素以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著稱于世,歷來被人們視為名貴魚類。中國黑龍江省撫遠市的黑龍江畔盛產大馬哈魚,是“大馬哈魚之鄉”。中文學名“大馬哈”魚,來自于黑龍江省的赫哲語的音譯。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麻】:1.草本植物,種類很多,有“大麻”、“苧麻”、“苘麻”、“亞麻”等。莖皮纖維通常亦稱“麻”,可制繩索、織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繩。麻紡。2.指“芝麻”:麻醬。麻油。3.像腿、臂被壓后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腳麻了。4.感覺不靈,或喪失感覺,引申為思想不敏銳: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面部痘瘢,引申指物體表面粗糙:麻子。6.帶細碎斑點的:麻雀。麻蠅。7.喻紛亂:麻亂。麻沸。8.姓。
【哈】:[hā]1.張口呼氣:哈氣。2.擬聲詞。笑聲:哈哈大笑。3.嘆詞。表示滿意:哈!試驗成功了。4.稍微彎著(腰):哈腰。[hǎ]姓。[hà]〔哈士蟆〕滿語音譯詞。也譯作哈什螞。兩棲動物。蛙的一種。體長6—7厘米,背面土黃色,有黃色和紅色斑點。分布于中國東北、西北等地。干燥體和雌蛙輸卵管的干制品,中醫用作養陰藥。
【魚】:同“魚”。